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9 04:10:2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某校新成立一个文学社,取名为春笋文学社。现面向全校学生遴选一位文学爱好者担任社长。如果你有意参加校团委组织的“面试”,你将如何向负责遴选的老师申述自己的想法呢?请拟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话,要求语言连贯,得体。(6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B.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来没有一只蜜蜂,一只蝴蝶飞绕,可怜的小桃树。
C.学校领导讨论要不要采取措施保护学生的视力?
D.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也正是松树风格的写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蜜蜂”后逗号应为顿号;C项是陈述句,没有疑问,句末不能用问号;D项“血”后逗号应放在引号外。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见(kuī)然(wèi)为人知(xiǎn)然成章(fěi)
B.粢(shèng)罟(cù)博闻记(qiáng)而不辍(yōu)
C.笑(shěn)哭(dòng)苦心孤(yì)自执其手(yǒu)
D.荷(diào)孝(tì)(tián)不知耻官野史(bài)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喟wèì-kuì粢盛shèng--chéng恸dòng—tòng。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中国和欧洲的每一次对望、对话,不仅牵引着世界的神经,也相互影响。
B.“低碳”——这个原本有些陌生与拗口的词开始走进公众生活,“我为全球减斤碳”的号召得到大众的积极响应,“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
C.余额宝是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去年6月发行的一款互联网货币基金,到今年2月底,其投资者总人数已经突破8100万人次。
D.2014年,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参与世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共有127个城市加入该活动。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A项,错误类型为语序不当,关系是递进,内容弄反了,把“不仅牵引着世界的神经,也相互影响”改为“不仅相互影响,也牵引着世界的神经”。C项,错误类型为搭配不当,“人数”应该对数目,不能对“人次”,删掉“人次”。D项,错误类型为句式杂糅,在“熄灯活动”后加“,该活动”或在“7000多座城市参与”后加“的”。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②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
③它背上灰黄斑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
④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
⑤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
⑥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的洗礼。

A.②⑥⑤④③①
B.①②④③⑥⑤
C.②④③⑤①⑥
D.①④⑥⑤③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按照空间变化排序,考察题中共排序的六句话。这六句话写雨中景物,故应把首先提出“雨”的②置于最前面(于是排除B、D)。比较⑥和④,易知将⑥及与之相关的⑤排在④和与之相关的③之前最恰当;而①是总结句,应排在最后。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