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秋怀诗
王苹
秋声跋扈土垣东,?促迫村庄万树红。
雁阵昏黄浮绿水,虫吟惨淡讼酸风①。
诸山未醒重阳酒,乱帙②平分一亩宫。
细读农书闲把瓮,且将种菜论英雄④。
[注]①酸风:指秋风。②乱帙:杂乱的书籍。③一亩宫:儒者住的草屋。④论英雄句:《三国志》载:曹操同刘备煮滔论英雄,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恐曹操疑忌,每日种菜消遣。
小题1:前两联中“秋风”有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小题2: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前两联写出了秋风的萧杀。(1分)首联运用拟人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可可结合着注释分析首联中对“秋风”的描写的关键词句,颔联可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分析。如首联中“跋扈”“万树红”形象的把秋风人格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秋风的肃杀特点。颔联中“浮”字表现了雁阵低飞的特点;“惨淡”表现出了秋虫哀鸣的情景,所以可从衬托的表现手法角度来分析秋风的紧促凄冽的特点。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可在整体感悟诗歌意境及注释4的基础上,结合着作者在尾联直接描述的内容来分析体会其所要表达的情感。如“细读农书”“闲把翁”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论英雄”借用历史典故来表现自己与世无争、归隐田园的愿望。答题时,先分析关键词,后分析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中吕·普天乐·秋怀
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思莼季鹰①。笑我飘零。
注:①“钓鱼子陵”二句:严光,字子陵,刘秀请他做谏议大夫,他辞官不就,隐居富春山下,每天钓鱼;张翰,字季鹰,见秋风起思家乡莼菜鲈鱼脍,遂归隐。
小题1:曲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任选其中两种进行鉴赏。(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这首元曲刻画出一个怀才不遇的失意者形象。(2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元曲中的人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要抓住曲中的“西风”、“落月”、“红叶”、“冷”等这几个意象。张可久是一个始终沉抑下僚、不能施展抱负的失意者,这首《普天乐·秋怀》就是他自觉岁月销磨而功名难遂的悲叹。“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主人公为功名忙碌奔波,直至白发年迈而仍旧飘零,怀才不遇。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元曲中的表现手法。词曲中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西风驿马,落月书灯);②虚实结合(实写秋景,求取功名的道路艰难,是虚笔);③用典(钓鱼子陵,思莼季鹰);对比(曲子以“普天乐”为词牌,以“秋怀”为题,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一种矛盾而彷徨的情绪)。答出手法,然后依据文本具体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完成习题题。(11分)
春归?唐庚 ①
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小市②花间合,孤城③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①唐庚:北宋诗人。宋徽宗年间,被贬逐到惠州(今属广州)②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③孤城:指诗人被贬之地惠州城。
(1)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
??????????????????????????????????????????????????????????????????????
(2)全诗在整体上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答:??????????????????????????????????????????????????????????????????
??????????????????????????????????????????????????????????????????????
参考答案:(1) 点题,交代季节。题目是春归,首联“春风”“苍然”照应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鹊踏枝 · 过人家废园作
[清]龚自珍①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尺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枝,花开不合阳春暮。
[注释]①自幼博通多才的龚自珍,嘉庆十五年(1810年)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这阕《鹊踏枝》就写于这一时期。
小题1:这首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小题2:请评析“孤花”这一艺术形象。(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采取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或:运用比拟手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题目问的是“主要表现手法”,应从全诗着眼,如果只从上片看,很可能答案“情景交融”之类,但从全词来看,作者主要的是描写“一枝孤花”,围绕这一主要形象的手法,才是本题答案的要点。
小题2:
试题分析:先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形象的主要特征,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最后指出其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少年游
北宋??柳永 参差烟树霸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兰陵王柳
北宋??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注释】①蘅臯:生长香草的江边高地。②隋堤:汴河之堤,隋炀帝时所修。③寒食:清明前一天为寒食。榆火:朝廷于清明节取榆、柳之火以赐百官。
(1)划线句都借折柳伤别,但写法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两首词末句中”独自”和”愁”在情感表达上的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柳词写的是秋柳,用的是比喻,诗人借伤柳以伤别,一反古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