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暴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对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歇(消散)
B.经纶世务者(筹划)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D.窥谷忘反(同“返”,返回)
2.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上:横柯上敝 负势竞上
B.绝:天下独绝 沿溯阻绝
C.自:自康乐以来 自富阳至桐庐
D.其: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其真无马邪
3.下面四个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要爬得更高,伸得更远。
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的气势好似奔流而下。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两文作者写景都观察极细,抓住景物特征仔细描摹,描写角度多变。
B.两文都写到了山、水以及猿鸟乱鸣的景象。
C.两文结构相似,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呼应。
D.两文都表达了娱情山水的思想,后者更是表达了蔑视功名利禄,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问题。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候将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事,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展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傒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已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诸侯将谋救燕 谋:谋划
B.傒我后,后来其苏 苏:新生
C.诛其君而吊其民 吊:哀悼
D.系累其子弟 系:囚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谋于燕众/寡人之于国也
B.如之何其可也?/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置群而后去之/吞二周而亡诸侯
D.奚为后我/身死人乎,为天下笑者,何也?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
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做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
4.翻译下列句子。
(1)诸侯将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以为将拯已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下列《师说》中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
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泛指音乐) ?????②暂得于己(一时) ??
C.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交往)??????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 ??
D.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4、阅读题 阅读贾谊的
《过秦论》(中篇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①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②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注:①元元,善良的,可怜的。??②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养:养育,统治
B.强凌弱,众暴寡暴:残暴
C.周室卑微卑微:衰败
D.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罢:同“疲”,疲惫
小题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废王道而立私爱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C.秦王怀贪鄙之心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D.令不行于天下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小题3:以下说法不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秦始皇统一天下本来就不得人心,后来又实行暴政,所以秦朝很快就倾覆了。
B.天下百姓虚心仰止,表明他们要求过安定的生活,这表明秦的统一符合民心。
C.兼并天下不妨采用一些诈力手段,但安定之后想保有天下就一定要实行仁政。
D.秦始皇不懂得攻守之势已发生了变化,以诈力统治天下,终于导致了秦王朝的死亡。
小题4:翻译下面文言句子。(10分)
(1)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4分)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3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而谋诸妇——谋:商量。
B.予乃摄衣而上——摄:披,穿。
C.披蒙茸——披:分开。
D.予亦悄然而悲——悄然:忧伤的样子。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将归于临皋——是臣进节于陛下之日长
B.以待子不时之需——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C.凛乎其不可留也——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D.掠予舟而西也——追而视之,乃前寄辞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二段写在月白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游赤壁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
B.文章最后一段写忽然有玄裳缟农的孤鹤振翅横江:掠过瓜舟西丢,这只在暗夜独飞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它与处在悠闲愉悦中的苏轼形成对比。
C.文章以浪漫的梦境收束,所谓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的游仙思想,作者有此幻想又觉其虚无,正表现出他在出世和人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D.《赤壁赋》写在初秋,本文时间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也都用了主客问答,一样的赤壁,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