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一)
2017-01-19 13:31: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暴露出某些企业为谋求利润而不择手段的卑劣行径,是漠视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
B.塑化剂的话题持续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不靠谱”“不值得信任”“冲击太大”“只关心如何退货”成为不少网友常用之词,“应召回问题酒”更是成为大家的共识。
C.油条只要不是人工添加含铝物质,也没有含铝容器和含铝包装污染的问题,其含量通常足够低,到了不产生健康威胁的程度,就无需担心了。
D.清华大学面试官会和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对话,从中可以考察学生的价值观,话题宽泛让学生有话可说是面试官出题的一个原则。



2、单选题  下列10句诗可以组成五副对联,正确的一组是 [???? ] ①东洲云海落樽前 ②四面荷花三面柳 ③泼墨为山皆有意 ④一幅湖山来眼底 ⑤别出新意成一家
⑥万家忧乐注心头 ⑦西岭烟霞生袖底 ⑧追慕古人得真趣 ⑨一城山色半城湖 ⑩看云出岫本无心
A、⑦①/⑨②/⑩③/④⑥/⑤⑧
B、⑦①/②⑨/③⑩/④⑥/⑧⑤
C、①⑦/②⑨/③⑩/⑥④/⑧⑤
D、①⑦/⑨②/⑩③/④⑥/⑤⑧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信徒 肤浅 缥缈 各抒己见 艰苦卓绝 辐员广阔
B.崭新 布署 歧途 拙劣肤浅 含苞欲放 不屈不挠
C.天赋 慷慨 奠定 朝气蓬勃 独树一帜 浩如烟海
D.凝聚 渊源 绚丽 专心至志 相辅相成 截然不同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曾国藩的日记与家书,写这些个鸡栏、菜圃小事,与其说是给家人子弟看,不如说是给慈禧太后看的,以期在无形中消除她的疑心,表示自己不过是一个求田问舍的乡巴佬,以保全脑袋而已。
B.关于李白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流传的故事未必不含着添枝加叶的成分。
C.在当时的美国,反对迫害,反对不公平、不平等的重担,义无反顾地落到了民权领导人马丁?路德?金的肩头。
D.明代洪亮吉就曾明确提出过控制人口的主张,这在当时确实是空谷足音,有先见之明。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9分)
(1)云霄雨霁,彩彻区明。???????????????????,秋水共长天一色。
(2)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庄生晓梦迷蝴蝶,????????????????????。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5)积善成德,____________???????????,圣心备焉。
(6)????????????????????????,此时无声胜有声。
(7)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