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与梦得①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① 公元837年,作者和刘禹锡(字梦得)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
【小题1】首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4分)
【小题2】如何理解颈联中的“闲”、“醉”?请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首联运用对比(对偶)、反问,(2分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修辞手法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结合着关键诗句分析,“少时”的“不忧”与“老后”的“谁还能惜”构成对比,“老后谁能惜酒钱?”很明显是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着对比、反问的一般性作用,从作者的思想感情角度组织答案。“不忧”“谁还能惜”将作者的豪放与对友情的珍惜表达出来。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作者思想感情的鉴赏能力。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面的题。? 踏歌行四首(其一)
刘禹锡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①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注释]?①欢:古时女子对所爱男子的爱称。
1、首句“春江月出大堤平”的“平”意味深长,请写出它所蕴涵的两层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句“红霞映树鹧鸪鸣”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女郎怎样的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平”一方面指春江涨满,与江岸齐平;也指堤岸宽平,所以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貌。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7分)
饮酒(其八)?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①尘羁。
【注】①绁:捆绑,束缚。
小题1: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青松”的特点。(3分)
小题2:从整体上看,诗人运用了哪些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3分)①青松不屈服于逆境,生命力顽强,生在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
评分标准:答出2点并结合具体诗句,可得满分,共3分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其中抒情方式1分,情感1分。共4分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古诗阅读理解。 虞 美 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1)“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请说说这个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春花秋月——春花美,秋月亮,但丝毫也唤不回亡国之君欣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