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七)
2017-01-19 13:36: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南朝诗,完成题目。 入若耶溪
(梁)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注】①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东南若耶山下。王籍当时任湘东王萧绎的谘议参军,萧绎为会稽郡的太守。②艅艎(yúhuáng)船名。③阳景(yǐng)日光
(1)颈联“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二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幽静的若耶溪为什么使作者产生了“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乌夜啼?
陆游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注】陆游在孝宗乾道元年(1165)四十一岁时,买宅于山阴(今绍兴)镜湖之滨、三山之下的西村,次年罢隆兴通判时,入居于此。西村的居宅,依山临水,风景优美。
小题1:这首词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请具体分析说明。(5分)
小题2: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人物心情的动词?你认为作者通过这些动词要表现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
小 重 山?
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小题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2: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表达这些感情的?(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小题1:“忧”字贯穿全诗,请概括诗人忧愁的具体内容。(5分)
?????????????????????????????????????????????????????????
??????????????????????????????????????????????????????????
小题2:结合首联,分析诗人表现自己“百忧”之情时用了哪些手法,并分析其作用。(6分)
???????????????????????????????????????????????????????
????????????????????????????????????????????????????????
?????????????????????????????????????????????????????????



5、单选题  对下面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推窗   袁枚
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 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
A.这首诗抒写诗人傍晚雨霁风止后推窗一刹那间的感受。
B.诗人是那样急不可耐,雨止后立即“推窗”,先一睹青山之风采,而青山亦似解人意,好像早在窗前等候,诗人窗才推开,它们便扑面而来。
C.“相思久”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令青山亦起相思之意,则山就更值得诗人眷念了。
D.写山能“扑面来”,又化静为动,更显得山具有灵性,富有生活情趣。最后两句生动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由衷喜爱。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