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9 13:42: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是农历乙亥年。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
(1)这首诗颈联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本诗的尾联。(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①“云容山意商量雪”描绘出乌云堆积山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诗的开头写自己多年来仕途奔波,宦海沉浮,阅历很多,仿佛是谙练世情,老马识途,却又觉得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未免有茫茫身世之感。当看到年复一年,时光流逝,而功业未就,老大无成,又有岁月蹉跎,流年虚度的嗟叹。除夕夜本该是合家团圆的夜晚,但这时诗人客居他乡,只好到梦境中去寻求家人团聚的欢乐,却被爆竹声惊醒了。在漫漫的长夜中,诗人独自伴着昏暗欲灭、摇曳不定的灯光,听着窗外传来的辞旧岁的爆竹声,更觉得旅况的孤单寂寞,叫人心碎,又添新愁。在诗句中,“爆竹“渲染了节日的气氛,“残灯”、“永夜”又刻画环境的凄凉,从中我们不难悟出诗人旧愁添新愁的内涵。接着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天气,“云容山意商量雪”描绘雪意浓酣,垂垂欲下的客中实景,进一步映衬游宦在外的艰辛和飘泊羁旅的寂苦,“柳眼桃腮领略春”句又联想到腊尽春来,春回大地的旖旎风光。“柳眼”指初生的柳叶,“桃腮”指桃花,从岁末欲雪到春光明媚,在时间上有一个大的跨度,但诗人却用对偶的手法,把不同时间的意象组合在一起,通过对比来增加境界之美,从而表达了他在长期贬谪之后,终于盼来了重新起用的喜悦心情。同时还可以看出他对这次临安之行充满了希望,因为残冬将尽,春天将临,他可以尽情领略“桃红柳绿”的春色,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了。
小题2:
试题分析:诗的结尾展开想象,说儿女们在“围炉”时念叨着自己,这比直说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要生动深切。全诗以情出景,以景喻情,情景相生,虚实结合,其用词鲜明,质朴真切。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不知醖①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注释:①醖,同“酝”。
(1)这首词的上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梅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色、态、香、意。
(2)表达了捧遣愁闷,珍惜良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①
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②,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③揽月,可下五洋④捉鳖⑤,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注】①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开辟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他和朱德、陈毅等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自此与井冈山阔别30多年之久。1965年5月下旬,作者重上井冈山游览视察。22日,先后到黄洋界和茨坪。在茨坪居住期间,了解井冈山地区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会见了老红军、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和群众。25日写了这首词。29日下山。②黄洋界:又称望洋界、汪洋界,地势险要,在井冈山西北,是茨坪通往宁冈、永新进入井冈山的通道,是当年红军五大哨口之一。③九天:天的极高处。④五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实为南极洲),这里泛指世界。⑤捉鳖:喻擒拿敌人。
小题1:词的上阕“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小题2:这首词以“凌云志”为线索,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完美地融合起来。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雄浑壮阔的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千里来寻故地”,故地不似当年,胜似当年。看遍山黄莺呖呖,紫燕翩翩;高山流水,琴韵琤琤;蜿蜒的高路,盘山绕岭,直入白云深处……好一片生气蓬勃、活力充溢的新世界!当年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战争环境里,终日见的是炮火,听的是枪声,想的是工农红军和红色根据地的生死存亡问题,哪有工夫和心情去欣赏井冈秀色呢?这次重来,已天地翻覆,看到井冈山“旧貌变新颜”,能不由衷欣慰!诗人用明快活泼的笔触,写下“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的明丽诗句,描绘了井冈山的新颜,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高路入云端”一句,诗意雄深壮美,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描绘,而且还隐喻着“无限风光在险峰”,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还有更高的境界、更远的前程。
小题2:
试题分析:《水调歌头》词调基本以五字句组成,其中间以三字和六字句,使词的节奏于轻快流利中又有回环起伏。诗人运用此调的特点,挥洒自如,妙笔生花。写景则信手拈来,“莺歌燕舞”,“潺潺流水”,有声有色,活泼动人;写情则用重彩绘出“风雷动,旌旗奋”的波澜壮阔的海洋。词的开头奇崛,结尾警策。“久有凌云志”笼罩全篇,中间以“高路入云端”与“九天揽月”、“五洋捉鳖”一再重复,以加深“凌云志”给人的印象。最后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回应词首,强调主题。全词有如一部交响曲,前部舒缓,后部激越。随着词调的进展,境界不断开阔,意义不断加深,声调逐步升高,结尾达到高潮,訇然震响,余音绕梁。它给人以希望与信心,给人以勇气和力量,鼓舞人们树立凌云壮志,勇敢地攀登我们壮丽事业的高峰。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这首诗写于贞元二十年(804)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三岁。邯郸,今属河北。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小题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3分)
【小题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3分)


参考答案: 【答案】
【小题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联系诗题和诗人的身世进行分析。诗题已指出此诗是在冬至之夜诗人因思家而作,这就为分析诗人的心情打下了基础。再看“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显得形影相吊,十分孤寂。由此可知作者心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到此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分析怎样写“思家”,答题时要根据诗句内容分析。第二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阅读郭沫若《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片断,作于1920年),选出对诗中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A.“炉中煤”是诗人自喻,活埋地下多年,今朝重见天光,决心燃烧自身,报效国家。
B.“年青的女郎”,既实指作者心中的恋人,也虚指晨光熹微的祖国。
C.“黑奴的胸中”“火一样的心肠”,强烈抒发了诗人眷恋祖国献身祖国的深情。
D.“你的殷勤”表达了作者对“五四”以后的祖国的一种期待心情,这是诗人抒情的出发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郭沫若在《创造十年》中写道:“‘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眷念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新诗中的意象,指借以表达作者情思的具体外物。这是新诗反复使用的最基本的表述单位。古典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新诗则更注重意象的生成。这首抒情诗意象明晰,“年青的姑娘”不是指“作者心中的恋人”,从诗歌副标题即可识别。
点评:对意象的分析,要结合诗歌的主旨进行分析,结合诗句点出意象在文中的象征意义,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作者选取这个意象的目的和感情。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