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十)
2017-01-19 13:53:3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②。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释】?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1.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 )
A.设问 借代
B.设问 比拟
C.夸张 比拟
D.夸张 借代
3.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稼轩
2.B
3.和派没有好下场
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题目。
●锦缠道
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指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1)请结合全词,分析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阙中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自我形象,请具体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词的上片着意描写春景,下片着重抒发游兴。全篇紧紧围绕春


本题解析:三、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踏莎行
晏殊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①,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注]炷:燃烧
小题1:“细草愁烟,幽花怯露”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主要运用的手法。


参考答案:
小题1:①最生动传神的字是“愁”和“怯”。(1分)②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炼字主要是炼意、炼境、炼结构、炼手法,此题重在炼意和炼手法,“愁”和“怯”生动形象的写出草和花的姿态,手法上运用拟人的修辞,答题是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着眼全诗应该从抒情方式上回答,主要是借景抒情,答题时描述景物、概括意境、总结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戏为六绝句(其六)
杜甫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①伪体②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注]①别裁:区别和裁去。②伪体:指在形式上模拟因袭之作。
人们评论杜甫在诗中流露出的观点,至今仍有启发意义,请作具体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因袭模拟不创新就没有出路,作品要为现实服务。不能只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题文】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
散作乾坤万里春。
【小题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在这首诗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
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分析景物的特点可按照由外而内的顺序,先概括其外部形态,可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来分析;再重点概括其内在气质和品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抒情方法和衬托、对比的表现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辛弃疾的《摸鱼儿》,完成1~4题。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