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戏为六绝句(其六)
杜甫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①伪体②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注]①别裁:区别和裁去。②伪体:指在形式上模拟因袭之作。
人们评论杜甫在诗中流露出的观点,至今仍有启发意义,请作具体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题文】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
散作乾坤万里春。
【小题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在这首诗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辛弃疾的《摸鱼儿》,完成1~4题。
|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②。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释】?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1.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 )
A.设问 借代
B.设问 比拟
C.夸张 比拟
D.夸张 借代
3.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题目。
●锦缠道
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指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1)请结合全词,分析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阙中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自我形象,请具体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踏莎行
晏殊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①,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注]炷:燃烧
小题1:“细草愁烟,幽花怯露”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主要运用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