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6分)
定 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归隐金陵,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小题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
小题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根据“云对宿”与“月相寻”很容易确定拟人手法。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小题2: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根据第一联“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的内容,再结合注释①中“罢官后常到此游憩”就可揣摩出诗人这样说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题米元晖①潇湘图二首 (其一)
(宋 )尤袤???????????????????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注:①米元晖,米友仁,字元晖,是宋代杰出书画家米芾之子,画史上与其父并称“二米”。
小题1:这首诗描绘了画面上的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5分)
小题2:作者为什么有“往来泛宅浮家”的想法? 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这首诗歌描绘了画面上晓山、横雾、远水、平沙等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第一问不难,只需从第一二句中筛选即可得出答案。回答第二问,要根据景物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山是晓山,雾是横雾,水是远水,沙是平沙,而这一切又都是“淡淡”和“茫茫”,抓住了这个特征,答案就好总结了。
小题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重点在抓住此句的上句“安得绿蓑青笠”。作者是在观看画作之后产生此种想法的,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小题1: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意境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答:?????????????????????????????????????????????????????????
小题2: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试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描写江上雨蒙蒙,江岸草萋萋,鸟儿徒自啼鸣,堤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即 事
夏完淳[注]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注】夏完淳: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
小题1:首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最后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复楚”“亡秦”运用了项羽、刘邦(或陈胜、吴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注意典故中人物的经历、命运与精神,使之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联结在一起。
小题2:诗歌尾联大多卒章显志,本诗以景作结,营造氛围,表达感情深沉委婉,起到言有尽意无穷之效。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小题1:“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一联,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3分)
答:??????????????????????????????????????????????????????????????????
小题2: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3分)傍晚。(1分)“吹角”是从听觉角度描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问的很明确,问什么答什么就行了。诗句的意思是,被敌人包围的孤城才刚结束吹号角的声音,几个人就骑着马射雕回来了。从此看应是傍晚时分的景象。这一景象的描写,采用了视听相结合的手法。也就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描写的。
小题2:试题分析:“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这是律诗的尾联。“征人流泪”的原因应就以上的诗句来逐一梳理。征人“垂泪”的原因是因为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乡思。
“烽火起云间”: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