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9 14:25: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小题1:李白字太白,号??????????,他的诗歌飘逸洒脱,后人称他为???????????。(2分)
小题2:此诗题为《玉阶怨》,请问 “怨” 的原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青莲居士?诗仙(2分)
小题2: 寒露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故号“青莲居士”。
点评:文学常识的识记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一是要留心课文下的注释①,二是自己有意识分门别类地积累整理,三是在练习后的及时积累。一般来说,试题选项对错误地方的设置都比较细微,所以读题时应仔细细心。
小题2:试题分析:初读此诗,虽全诗未见一怨字,浑身上下却为一缕悠长的幽怨所绕。李太白此诗虽写怨情,但却是高度的含蓄蕴藉,全诗处处写怨,而从诗作字面上却无半点幽怨之迹可寻。前两句写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主人公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然而又似乎让人感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有幽邃深远之美。
点评:这个考点的重点在于把握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抒发的情感,以及在某个问题上的观点态度。诗歌是一个整体,对思想内容和观点的把握要以语言审读为基础,以形象鉴赏为突破,以表达技巧特别是艺术构思的把握为动力,全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2——23题。(6分)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所 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解:(1)陂:水岸。(2)寒漪:水的波纹。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22.两首诗表现的时间有所不同,《村晚》在?????,《所见》在???????。(2分)
23.两首诗歌均着眼于牧童形象的塑造。人物形象的塑造贵在讲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村晚》一诗,前两句着眼在写景,借助于“草”“水”“山”“落日”等意象,创设出了水草肥美、生机勃勃的美好生活背景;后两句写人,通过“横”“吹”二字写出了牧童归家的举止神态。这样由景到人,把天真活泼,闲适散逸的牧童形象刻画的活灵活现。
《所见》一诗,????????????????????????????????????????????????????????????
??????????????????????????????????????????????????????????????????????????
????????????????????????????????????????????????????????????????。(4分)


参考答案:22.傍晚;中午前后。(2分。每个1分)
23.前两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①!   [注]①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下诏将与镜湖相连通的一个小湖赐给他以示矜恤。
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阕中,“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词的上阕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①前三句将难忘的戎马生涯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苏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痛饮
又能诗,坐容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1)行人砰论这首梅花到看不见梅.但通篇透露着报春的讯息。你看到哪里写梅了吗?
(2)“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写了什么?在修辞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1)寒雀看玉蕤,踏散芳英,写梅花;微酸着枝,写梅子。

本题解析:(1)3分。梅花2分,梅子1分。
(2)3分。梅子1分,写法2分。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8分)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小题1:第一节写了几个意象,并说出它们在情感表达上的共同特点和作用。(5分)
答:????????????????????????????????????????????????????????????????
小题2:“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表现了怎样的复杂感情?(3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 “挂图”“ 代数” “独弦琴”“桨橹”四个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意象的作用,首先答出“挂图”“ 代数” “独弦琴”“桨橹”四个意象,再答作用,答出表现了思念“真挚与痛苦”各2分,或“美好与虚幻”也可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其他诸如“情感太深太浓就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只能独自伤悲落泪”之类的答案可酌情给分,但只答“表现了思念之情”不给分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