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9 14:25: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___。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参考答案:1.抓住诗题“访隐者”中的“访”字,相呼应的必然是动作“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向题。(8分)
效古(其一)①
江淹
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
戾戾②曙风急,团团明月阴。
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③。
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
注:①《效古》:也作《效古五首》,这是第一首。《梁书》记载:建平王景素欲谋反,“淹每从容谏…,景素不纳”,“景素与心腹日夜谋议,淹知祸机将发,乃赠诗十五首以讽焉”。②戾戾;风声。③相寻:频仍。
小题1: “戾戾曙风急,团团明月阴。孤云出北山,信鸟惊东林”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描写了岁暮(深秋、初冬)的早晨风急、月暗、孤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意境和诗歌的作用的组合题目,意境类题目的答题方式是先描述诗歌的主要意象,然后总结意境特征,最后点明表达的情感,难点是意境的类型和诗人的情感。作用题目主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着眼回答。先看情感,结合注释①和诗中的关键词语“忧慨”可以看出主要是一种忧愁和感慨之情,结合诗中的“风急”“月阴”“孤云”“宿鸟”可以看出是一种“凄凉”“肃杀”之情,答题方式是描述意象,概括意境特征,明确情感。再看作用,主要是结构上的和上下文的关系,和上联是呼应,和下联是铺垫,因为上下联都是明确点明情感,而本联是景物描写。综合上述内容整理后可以得答案。
小题2:
试题分析:情感在上题已经分析出“忧思”,再结合尾句“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可以看出是要坚守自己的节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下列古诗句中加粗部分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是双关语,指莲子,也暗指“怜子”)
B.“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加粗诗句运用了拟人修辞,写出了山也寂寞人也孤独的凄迷境况)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加粗诗句比喻中套用拟人修辞,写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D.“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句以反衬手法写出了此地的凄凉、寂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