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该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1.“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_________修辞方法?
2.这首诗的最后一个字是“愁”,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诗人在“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比喻
2.日是帝王的象征,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与“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在情和景的关系上完全一致是
A.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纷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五句粗分皆为借景抒情,但细分有些不一样。A、D借助景抒发感情;B是借景来象征某种感情;例句与C是借景来暗示或衬托心情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试对诗歌最后两句做简要赏析。
送友人出塞??(吴伟业)
此去流人路几千,长虹亭外草连天。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
参考答案:不知道西风吹拂,雪浪汹汹的“黑水”边,会不会有江南那样的喊渡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答出“对比”这一手法很关键。具体作答时先分析句子内涵,再挖掘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另外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幽居初夏①
陆 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②已过头番笋,木笔③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 ①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居住山阴时所作。②箨龙:就是笋。③木笔:又名辛夷花。
【小题1】诗人写景是如何从内容和技巧上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在内容上:以“湖山胜处”“槐柳阴”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诗是陆游晚年后居山阴时所作。八句诗前六写景,后二结情;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一个“幽”字。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从章法看,这前六句纯然写景,而承转开阖,井然有序。颔联“水满”“草深”是水滨景色,承前写“湖”;颈联“头番笋”、“第一花”,则是山地风光,承前写“山”。首句概言“湖山胜处”,两联分承敷衍,章法十分严谨。但颔联写湖,是远处宽处景色;颈联写庭院周围,是近处紧处的风光。刘熙载《艺概·诗概》说:“律诗中二联必分宽紧远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春日思归
〔唐〕王翰
杨柳青青杏花发,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耶①?
春日斋中
〔宋〕林逋
空阶重叠上垣衣②,白昼初长社燕归。
落尽海棠人卧病,东风时复动柴扉。
〔注〕①若耶:浙江省绍兴市南若耶溪。②垣衣:青苔。
小题1:两首诗所表达的“愁”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小题2:两首诗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何异同?请加以赏析。(4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①王诗表达的是旅客的思乡之愁和羁旅之愁,②林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这两首诗虽然都写的是春日之景,但所抒情感却不同:王诗是一首羁旅诗,更侧重表达思乡之愁;林诗是一首伤春诗,抒发惜时之感。
小题2:
试题分析:
二诗都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虽然描写的都是春日景象,但二人因所抒发的情感不同,因而所描写的景物也不尽相同。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