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回答1~2题。
|
|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据《汉书》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 。有问卜者,则依著龟为言利害。
1.选出具体表现“崎岖不易行”的句子(??)
①山从人面起
②见说蚕丛路
③云傍马头生
④芳树笼秦栈
⑤春流绕蜀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⑤
2.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笼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名篇名句默写 (6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青泥何盘盘,??????????,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3)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王羲之《兰亭集序》)
参考答案:
(1)百步九折萦岩峦???以手抚膺坐长叹
(2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题中不能有任何书写错误,否则该空不得分。注意“萦、膺、髫、悟、骸”等字的写法。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①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勤政楼西老柳
白居易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枝柳,长庆②二年春。
①白居易于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后寓居洛阳,后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②长庆:唐穆宗年号,公元822年,距开元时期已近百年。
小题1:请简要分析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前者表现对柳的痛惜和人才埋没的感慨。(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前一首“嫩于金色软于丝”写出了柳的可爱,但尽日无人的悲哀是无人可体会的。西角荒园显得有些凄凉。后一首根据注释可知开元与长庆是不同的年代,事事变迁,人世沧桑。情感方面虽也是凄凉,但关键是对历史的概括。
小题1:前一首用柳的遭遇表现人的怀才不遇,应为托物言志,后一首用柳的眼睛来表现事事沧桑。答题时要先点出手法,然后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及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试题
山路见梅感而有作
白居易
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
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
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
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诗中的第六句历来版本有分歧:一作“蜂”,一作“峰”。请你从表现诗意的角度分别说说选用“蜂”还是“峰”各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选用“蜂”,着眼于表现梅花馥郁的香气。梅花尽管是在山
本题解析:
【标签】诗歌鉴赏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2013·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张 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 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小题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先写因笛声引起思乡之情,奠定思乡的情感基调;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先由下片“故乡惟有梦相随”一句得出这首词表达的感情:思乡之情。然后找出上片写到的意象——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从中分析是如何表现思乡之情的。
试题分析:
小题2:解题要结合前句“夜来折得江头柳”,杨柳原为离别的象征,而远在异乡折柳,更添愁绪。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