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小题。(7分)
敬亭山独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贺新郎???(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此时辛弃疾被投闲散置已四年。
小题1:“用典”是辛弃疾词的一大特点。请说出《贺新郎》首句“甚矣吾衰矣”的出处、典故的原意和辛弃疾引用此句所表达的情感。(3分)
小题2:结合李白《敬亭山独坐》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两句。(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出处:《论语》“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
本题解析:这里是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就是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这里第一小题引用《论语》中“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表达作者谪居多年、故交零落,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感慨。第二小题运用拟人手法,借染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山的形象来揭示诗人的内在感情。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三日寻李九庄
常?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1)这首诗的二、三两句运用的典故分别出自于古代散文名篇《????????????????????》
和《???????????????????》。(2分)
(2)请结合课文《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的观点,谈谈这首小诗虚实相生所形成的
艺术美。(4分)
(3)你觉得诗中没有出场的李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
(1)兰亭集序桃花源记
(2)细味题目中的“寻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6分)
⑴连峰去天不盈尺,???????????????。(李白《蜀道难》)
⑵???????????????,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⑶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⑷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
⑸???????????????,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⑹吾所以为此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考答案:
⑴枯松倒挂倚绝壁。
⑵无边落木萧萧下。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想当年,到而今。借代。
(2)铁骑满郊畿,士兵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春日游湖上
徐?俯(宋)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蘸”字用得特别巧妙,试分析其艺术效果。(4分)
(2)本诗写了作者游湖的见闻,试结合后两句具体分析作者游湖的感情变化。(4分)
参考答案:
(1)岸上水中的花枝联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