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9 15:31: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楚江怀古①???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②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释】①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②云中君:即云神。“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
小题1:“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请从动静角度分析两句诗的表达效果。(5分)
小题2:这首怀古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两句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广泽生明月”,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此联的风调却有明显的不同,这一联承上发展而来,是山水分设的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田同之《西圃词说》),“广泽生明月”的阔大和静谧,曲曲反衬出诗人远谪遐方的孤单离索:“苍山夹乱流”的迷茫与纷扰,深深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撩乱彷徨。 夜已深沉,诗人尚未归去,俯仰于天地之间,沉浮于湘波之上,他不禁想起楚地古老的传说和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楚江怀古》之三),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难寻,诗人自然更是感慨丛生了。“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点明题目中的“怀古”,而且以“竟夕”与“悲秋”在时间和节候上呼应开篇,使全诗在变化错综之中呈现出和谐完整之美,让人寻绎不尽。
点评: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①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②描写手法: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B.侧面描写;C.虚实结合;D.象征手法等。③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小题2:试题分析:第一首虽题“怀古”,却泛咏洞庭景致。诗人履楚江而临晚秋,时值晚唐,不免“发思古之幽情”,感伤自身不遇。首联先点明薄暮时分;颔联上句承接“暮”字,下句才点出人来,颈联就山水两方面写夜景,“夹”字犹见凝练;尾联才写出“怀古”的主旨,为后两首开题,而以悲愁作结。全诗风格清丽婉约,感情细腻低徊。李元洛评曰:“在艺术上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含蓄蕴籍而不直露奔迸。”
点评: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6分)
雨过山村??(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品读此诗前两句,说说山村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用哪些意象写出这些特点的?(3 分)
 ??????????????????????????????????????????????????????????????????????
(2)根据对全诗的理解,你认为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并简要陈述你的理由。(3 分)


参考答案:⑴特点:幽静、优美、和谐。意象:雨中的鸡鸣、农舍、修竹、清溪


本题解析:(1)1 分,答出幽静即可,2 分,对三个得1分。
(2)诗眼一分,手法1 分,理由1分。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雨中几声鸡鸣,一两家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幅静谧、优美、和谐的山村风景。
  第三句转而写农事,“妇姑相唤”,透着亲切,可以想见家庭邻里关系的和睦;夏日雨中,仍要“浴蚕去”,则可知农事的繁忙。妇姑浴蚕去了,雨中的山村,唯有桅子花悠然无事地独自“闲”在庭院里。一个“闲”字,烘托出庭院中一片幽静气氛。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题鹤林寺僧舍  李涉①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注:①李涉,中唐诗人,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
小题1:从抑扬的角度简要分析本诗的表达技巧。(3分)
小题2:诗的末句“偷得浮生半日闲”有的版本作“又得浮生半日闲”,你认为用“偷”字好还是用“又”字好,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本诗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1分)首句直抒诗人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的失意消沉、昏醉度日的心境,和后文的“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从容乐观对待人生的道理之后的欣喜之情,可以分析抑扬。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用“偷”字显然好于用“又”字,先答“偷”字的句意,再答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和文学常识。(两题任选一题)
(1)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李白《蜀道难》)?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qiāng)进酒》)
③鲁迅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他一生以笔为刀,解剖中国人的灵魂,对民族精神的消极方面给予彻底的暴露和批判。鲁迅创作《___________》意在“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奥地利小说家__________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山祖师,《变形记》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参考答案:(1)①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 缺月挂疏桐,漏断[注]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指夜深。
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


参考答案: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