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方良永,字寿卿,莆田人。弘治三年进士。督逋两广,峻却馈遗,为布政使刘大夏所器。还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擢广东佥事。琼州贼符南蛇为乱,大夏时为总督,檄摄海南兵备,会师讨平之。御史坐良永失利,大夏已入为本兵,为白于朝,赉银币。正德初,父丧除,待铨阙下。外官朝见毕,必谒刘瑾,鸿胪导良永诣左顺门叩头毕,令东向揖瑾,良永竟出。或劝诣瑾家,良永不可。及吏部除良永河南抚民佥事,中旨勒致仕。既去,瑾怒未已,欲假海南杀人事中之,刑部郎中周敏力持,乃不坐。瑾诛,起湖广副使,寻擢广西按察使。发巡按御史朱志荣罪至谪戍。迁山东右布政使,旋调浙江。钱宁以钞〔注〕二万鬻于浙,良永上疏曰:“四方盗甫息,疮痍未瘳,浙东西雨雹。宁厮养贱流,假义子名,跻公侯之列,赐予无算,纳贿不赀,乃敢攫民财,戕邦本。有司奉行急于诏旨,胥吏缘为奸,椎肤剥髓,民不堪命。镇守太监王堂、刘璟畏宁威,受役使。臣何敢爱一死,不以闻。乞陛下下宁诏狱,明正典刑,并治其党,以谢百姓。”宁惧,留疏不下,谋遣校尉捕假势鬻钞者,以自饰于帝,而请以钞直还之民,阴召还前所遣使。宁初欲散钞遍天下,先行之浙江、山东,山东为巡抚赵璜所格,而良永白发其奸,宁自是不敢鬻钞矣。宁方得志,公卿、台谏无敢出一语,良永以外僚讼言诛之,闻者震悚。良永念母老,恐中祸,三疏乞休去。世宗即位,中外交荐。拜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以母老,再疏乞终养。尚书乔宇、孙交言,良永家无赢资,宜用侍郎潘礼、御史陈茂烈故事,赐廪米。诏月给三石。久之,母卒,诏赐祭葬,皆异数也。服除,以故官巡抚应天,即家赐敕。至衢州疾作,连疏乞致仕,未报遽归,卒。卒后有南京刑部尚书之命。暨讣闻,赐恤如制,谥简肃。???????????????
(节选自《明史·方良永传》)
〔注〕钞:指明代发行的一种纸钞。后被市场摈弃,但当权者还强行发放,促使宝钞倒卖行为的
产生,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欲假海南杀人事中之。中:中伤
B.以故官巡抚应天,即家赐敕即:立即
C.乃敢攫民财,戕邦本本:根本
D.赐予无算,纳贿不赀。赀:计算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方良永为人正直的一组是(3分)( )
① 会师讨平之????????????????????② 令东向揖瑾,良永竟出
③发巡按御史朱志荣罪至谪戍??????④臣何敢爱一死,不以闻
⑤良永以外僚讼言诛之????????????⑥以故官巡抚应天
A.①③④????? C.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方良永为官清廉。他赴两广督促催交欠款,谢绝别人的馈赠,被布政使刘大夏赏识;他家也没有多余的资财,皇上还为此下诏每月赐给他三石粮食。
B.方良永得到朝廷内外很多官员的认可。刘大夏、周敏都在他将被定罪时竭力为他争辩;世宗即位后,朝廷内外的官员纷纷向世宗推荐他;世宗也特别关照他。
C.方良永是个孝顺之人。念及母亲年纪已大,担心自己的言行招来祸端而无法供养老母,他多次上疏请求辞官归田。
D.方良永不畏权贵,一身正气。外官到朝廷晋见皇上后,必去拜谒刘瑾,有人劝他到刘瑾家去,但他不去;他还揭发钱宁倒卖宝钞的罪行,使钱宁被迫中止倒卖行为,并设法笼络他以求自保。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乞陛下下宁诏狱,明正典刑,并治其党,以谢百姓。
(2)山东为巡抚赵璜所格,而良永白发其奸,宁自是不敢鬻钞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
小题1:即:到。
小题1:①叙述与刘大夏会合平定暴乱;⑥说明其任职情况。
小题1:“设法笼络他以求自保”错。
小题1:(1)“明正”“治”“谢”译对各给1分;大意对给2分,译错酌扣。(2)“格”“白”“发”译对各给1分,被动句译对给1分;大意对给1分,译错酌扣。
方良永,字寿卿,福建莆田人。是弘治三年(1490年)的进士。他赴两广督促催交欠款,态度严肃,谢绝别人的馈赠,被布政使刘大夏赏识,回京任刑部主事,后来升为员外郎,提拔为广东按察佥事。琼州匪寇符南蛇发动暴乱,当时刘大夏担任总督,朝廷下檄文征召方良永代理海南兵备,与刘大夏会合讨伐平定了他们。后来御史就良永失利之事定他的罪。刘大夏已经回到朝廷做兵部尚书,就替他在朝廷上辩白?,朝廷就奖赏了银两给方良永。正德初年,方良永丧父服丧期满,在京城等待选拔。(当时)地方官员朝见皇帝完毕,一定要拜见刘瑾,鸿胪寺官带领方良永到左顺门行顿首礼完毕,又叫他向东向刘瑾作揖,良永(不听)径直离开。有人劝方良永到刘瑾家拜谒,良永不听。等到吏部授予方良永河南抚民佥事一职,符合他的心意,才打消了弃官的念头。去上任以后,刘瑾恼怒不已,想借海南有人杀人之事中伤他,(幸得)刑部郎中周敏竭力辩诬,良永才没有获罪。刘瑾伏法后,良永被起用为湖广按察副使,不久提升为广西按察使。(到任后)揭发巡抚御史朱志荣的罪行,使他被贬去戍守边防。良永又被提升为山东右布政使,不久调任浙江。钱宁把宝钞2万发到浙江倒卖。方良永上书给皇上说:“四方匪盗作乱刚刚平息,创伤还没有愈合,浙江东部和西部又遭受暴雨冰雹灾害。钱宁出身卑贱,借着是皇上义子之名,跻身公侯之列。获得的奖赏和收受的贿赂无法计算,却大胆搜刮老百姓的钱财,危害国家的根基。(加上)有些官员替他做事比传达圣旨还快,小吏们依仗他为非作歹拼命搜刮,老百姓苦不堪言。镇守太监王堂、刘璟畏惧钱宁的淫威,受他役使。我怎么敢吝惜生命贪生怕死不把情况告诉您。请求陛下把钱宁关进监狱,使法令公正严明,并且处治他的同党,来向老百姓谢罪。”钱宁害怕,一方面截留了奏书不送达,一方面谋划派遣校尉拘捕一些倚势倒卖宝钞的人,在皇上面前掩饰自己(的罪行),又请人按照钞值把钱归还百姓,还暗地召还以前派出倒卖宝钞的人。钱宁起初想在全国鬻钞攫财,先在浙江、山东行动。(没想到)在山东被巡抚赵璜抵制,在浙江方良永又禀告皇上揭发他的非法行径,钱宁从此以后不敢再倒卖宝钞了。当时,钱宁正被武宗宠幸,(对于他的行为)公卿、台谏没有人敢说一句话,方良永却以外官的身份公开上书谴责他,听说这事的人无不为之震惊。(后来)方良永考虑到母亲年老,担心自己招来祸患(无法供养),多次上疏请求辞官。世宗即位后,朝廷上下纷纷推荐方良永。世宗就授予他右副都御史,治理郧阳。后又因为母亲年老,再次上书请求辞官为母亲养老送终。尚书乔宇、孙交对皇上说,良永家中没有多余的资产,应该按照侍郎潘礼、御史陈茂烈的旧例,赏赐粮米,皇上就下诏每月给三石。一段时间后,他的母亲过世了,皇上又下诏赏赐钱给他祭拜和下葬,都是不同一般的规格。服丧期满,按原来的官职做应天巡抚,官吏来到他家宣读敕令。上任途中来到衢州,大病发作,连连上疏请求辞官退休,没有等到批复就急忙回家了,回到家就病逝了。他尚未接到后来朝廷又任命他为刑部尚书的文书就去世了。他去世的消息传到朝廷,皇上按照规定赏赐抚恤金,并授予“简肃”的谥号。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①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 齐策四》
注:①,孟尝君,姓田名文。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荆轲顾笑武阳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封书谢孟尝君曰
D.被于宗庙之祟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未得高枕而卧也
B.西游于梁,谓惠王曰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齐其闻之矣
D.愿君顾先王之宗庙
吾其还也。亦去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尝君得不到齐湣王的重用,只好回到自己的领地(薛)去,途中却受到了薛地百姓的夹道欢迎。
B.冯谖到魏国去游说的目的,不是让孟尝君真的到魏国去,而是以此来抬高孟尝君的声誉。
C.齐王听说魏惠王重金聘请孟尝君,十分惊恐,便让原来的丞相担任上将军,留出相位来挽留他。
D.冯谖很有智谋,用计巩固了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又让齐国的宗庙建在薛地,这样孟尝君便多了一层保护。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夫晋,何厌之有?
(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小题5:为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兴元中有僧曰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老
参考答案:
小题:C
小题:A
小题:C
小题
本题解析:
小题:C(道歉/辞谢。A、回头。B、推辞。D、遭受。)
小题:A(表修饰的连词。B、介词,“到”/介词,“在”。C、表推测的语气词/表商量的语气词。D、助词,“的”/动词,“到”。)
小题:C(许以相位的不是齐王,而是魏惠王。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即错用对象。如果一篇文言文中,出现的人物比较多,且每个人物都有相应的举动,分析和概括是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小题:见译文
小题:略
参考译文
过了一年,齐湣王对孟尝君说:“我可不敢把先王的臣子当作我的臣子。”孟尝君只好到他的领地薛去。还差百里未到,薛地的人民扶老携幼,都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到来。孟尝君见此情景,回头看着冯谖道:“您为我买的‘义’,今天才见到作用了。”
冯谖说:“狡猾机灵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还不能高枕无忧,请让我再去为您挖两个洞吧。”孟尝君应允了,就给了五十辆车子,五百斤黄金。冯谖往西到了魏国,他对惠王说:“现在齐国把他的大臣孟尝君放逐到国外去,哪位诸侯先迎住他,就可使自己的国家富庶强盛。”于是惠王把相位空出来,把原来的相国调为上将军,并派使者带着千斤黄金,百辆车子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先赶车回去,告诫孟尝君说:“黄金千斤,这是很重的聘礼了;百辆车子,这算显贵的使臣了。齐国君臣大概听说这事了吧。”魏国的使臣往返了三次,孟尝君坚决推辞而不去魏国.
齐湣王果然听到这一消息,君臣上下十分惊恐。于是连忙派太傅拿着千斤黄金,驾着两百匹马拉的绘有文采的车子,带上一把佩剑,并向孟尝君致书谢罪说:“由于我不好,遭到祖宗降下的灾祸,又被身边阿谀逢迎的臣下包围,所以得罪了您。我是不值得您帮助的,但希望您顾念齐国先王的宗庙,暂且回国都来治理国事吧。”冯谖又告诫孟尝君道:“希望你向齐王请求先王传下来的祭器,在薛建立宗庙。”(齐王果然照办。)宗庙建成后,冯谖回报孟尝君:“现在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
B.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看,回头看
C.人不敢与忤视 忤:逆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通“返”,回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诚能得樊将军首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对刺秦王一事是积极主动的,他表示即使太子不说,他也要请求行动。
B.樊於期之所以愿意为刺秦王而牺牲自己,是因为秦国对他实在是太刻毒了。
C.为刺秦王,太子丹花费百金买下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并让工匠用药水加工。
D.除秦武阳外,荆轲还想和一个朋友同去行刺,但终因此人住得太远而放弃。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B(顾:只是,不过,表轻微转折)
小题2:A(A.假如没有? B.如果 /确实、的确? C.被/替? D. 助词,“的”/代词,“这种情况”)
小题3:D(放弃的原因是因太子丹催促上路)
参考译文:
秦国大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赵国的全部领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直到燕国的南部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对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想经常侍奉您,又哪里能够呢?”荆轲说:“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如果真的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地接见我,那我就有机会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的心,希望您另外考虑别的办法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去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刻毒了。父亲、母亲和宗族,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现在听说购买将军的头,赏格一千斤金、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到这事,常常痛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一个计策来!”荆轲说:“现在有一句话,既可解除燕国的祸患,又可报将军的仇恨,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将军的头用来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而又友善地接见我。(到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他胸膛。既然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有没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夜为之咬牙痛心的事,今日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就割颈自杀了。
太子听到这个消息,急速驾车赶去,伏在(樊将军的)尸体上痛哭,非常悲哀。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起樊於期的头,装在匣子里封好。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天下锋利的匕首,得到了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买下,让工匠用毒药水加工。于是打点行装派荆轲上路。
燕国有个勇士叫秦武阳,十二岁时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对他正眼相看。就派秦武阳做副手。
荆轲等待着一个朋友,想同他一起去,那人居住的远,还未到来,为此而留下等待他。
过了一阵还没有出发,太子嫌荆轲动身晚了,怀疑他改变主意后悔了,就又请求他说:“时间已经快到了,荆卿难道不想去了吗?请允许我先派秦武阳去!”荆轲生气了,呵斥太子说:“今日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现在只提着一把匕首深入不可预测的强暴的秦国,我所以停留,是在等待我一个朋友同他一起去。现在太子嫌动身晚了,我就辞别了。”于是出发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外连衡而斗诸侯
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2分)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乃中《经首》之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技经肯綮之未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善刀而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虛词的意义与用法。(4分)
(1)技盖至此乎?
(2)官知止而神欲行
(3)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4)手之所触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8分)
(1)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而止,行为迟。(4分)
(2)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4分)
小题4: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会:节奏。(2)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核。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核。
小题1:(1)“族”“ 为”“ 怵然”“ 迟”(2)“所好”“ 道”“ 进”判断句式
小题1:依据“臣之所好者,道也”“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力甚微”判断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再谈启示,注意“游刃有余”的含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