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高密孙氏素豪侠,客数犯法。民有相劫者,贼入孙氏,吏不能执。修将吏民围之,孙氏拒守,吏民畏惮不敢近。修令吏民:“敢有不攻者与同罪。”孙氏惧,乃出贼。由是豪强慑服。顷之,郡中有反者。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难来,唯王修耳!”言终而修至。
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数毁短修。后献以事当死,修理之,得免。时人益以此为多焉。袁绍又辟修除即墨令,后复为谭别驾。绍死,谭与袁尚有隙。尚攻谭,谭军败,修率吏民往救谭。谭喜曰:“成吾军者,王别驾也。”谭之败,刘询起兵漯阴,诸城皆应。谭叹息曰:“今举州背叛,岂孤之不德邪!”修曰:“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必来。”后十余日,统果弃其妻子来赴谭,妻子为贼所杀,谭更以统为乐安太守。谭复欲攻尚,修谏曰:“兄弟还相攻,是败亡之道也。”谭不悦,然知其志节。后又问修:“计安出?”修曰:“夫兄弟者,左右手也。譬人将斗而断其右手,而曰‘我必胜’,若是者可乎?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属有谗人,固将交斗其间,以求一朝之利,愿使君塞耳勿听也。若斩馋臣数人,复相亲睦,以御四方,可以横行天下。”谭不听,遂与尚相攻击,请救于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谭又叛。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修时运粮在乐安,闻谭急,将所领兵及诸从事数十人往赴谭。至高密,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太祖欲观修意,默然不应。修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太祖嘉其义,听之,以修为督军粮,还乐安。谭之破,诸城皆服,唯管统以天安不从命。太祖命修取统首,修以统亡国之忠臣,因解其缚,使诣太祖。太祖悦而赦之。
袁氏政宽,在职势者多畜聚。太祖破邺,籍没审配等家财物赀以万数。及破南皮,阅修家,谷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太祖叹曰:“士不妄有名。”乃礼辟为司空掾,行司金中郎将,迁魏郡太守……徙为奉尚。其后严才反,与其徒属数十人攻掖门。修闻变,召车马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太祖在铜爵台望见之,曰:“彼来者必王督治也。”相国钟繇谓修:“旧,京城有变,九卿各居其府。”修曰:“食其禄,焉避其难?居府虽旧,非赴难之义。”顷之,病卒官。
(《三国志·魏书·卷十一》)
小题1:对下列句子划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原创)
A.谭与袁尚有隙隙:隔阂
B.贼入孙氏,史不能执执:抓捕
C.辟修为治中从事辟:征召
D.时人益以此为多焉多:增多,增加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原创)
A.孙氏惧,乃出贼
B.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以勇气闻于诸候
C.修以统亡国之忠臣,因解其缚
D.食其禄,焉避其难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说明王修忠义之臣特点的一组是(???)
①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②修令吏民:“敢有不攻者与同罪。”
③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 ④修闻变,召车马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
⑤阅修家,谷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 ⑥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修敢于依法惩治豪强,打击了高密孙氏的气焰,维护了社会秩序。
B.王修为人正派,刘献多次诋毁王修,后来刘献被控犯了死罪,王修却据理力争,使刘献免于一死。
C.王修虽然效忠于袁谭,却反对袁谭袁尚兄弟相拼,他规劝袁谭惩治奸佞,与袁尚修好,共同对敌。
D.王修听说严才^造**,立即率领属下来到宫门保卫曹操,此举不为曹操理解,也遭到相国钟繇的批评。
小题5: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难来,唯王修耳!”?
(2)后十余日,统果弃其妻子来赴谭,妻子为贼所杀
(3)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
小题1:多:推重,赞美
小题1:“修以统亡国之忠臣”中的“以”是“认为”的意思,“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中的“以”是“把”的意思。A组两个“乃”都是“于是”的意思,B组两个“于”都是“在”的意思,D组他的。
小题1:②表现王修的勇敢果断;③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表现王修的深明大义。⑤阅修家,谷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表现王修的廉洁
小题1:“此举不为曹操理解”在文中没有根据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采分点为:(1)发、左右、句意各一分(2)果、妻子、被动句式、句意各一分。(3)若、然后、所各一分。
译文: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年七岁丧母,他的母亲在祭祀土地神那天去世,第二年邻里祭祀土地神时,王修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十分悲痛,邻里听说后,为他中止了祭祀。初平年间,北海孔融召王修为主簿,驻守高密。高密有个姓孙的,一向强横,他的门客屡次犯法。(王修驻守高密期间)有强盗掠夺百姓后逃到孙家藏匿,官吏没法抓捕。王修率领官民围住孙家搜捕强盗,姓孙的抗拒,官民害怕不敢靠近。王修命令官民:“谁敢不进攻就与姓孙的同罪。”姓孙的害怕了,就交出了强盗。从此豪强都慑服了。不久,郡中有人^造**。王修听说孔融有难,连夜赶往孔融那里。反贼刚起兵,孔融对左右说:“能冒着危险来救我的,只有王修!”刚说完这话,王修就赶到了。
袁谭在青州,任王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多次诋毁王修。后来刘献犯了事,按律当死,王修为他说话,使刘献免于一死。当时很多人因此而更加推重王修。袁绍任王修为即墨令,后来王修又担任袁谭的别驾。袁绍死后,袁谭、袁尚有矛盾。袁尚攻打袁谭,袁谭战败,王修率领官民前去营救袁谭,袁谭很高兴,说:“挽救我军的,是王修啊!”由于袁谭战败,刘询在漯阴起兵反叛,各个城池纷纷响应。袁谭叹息说:“现在全州背叛我,难道是我没有德行吗?”王修说:“东莱太守管统虽地处海边,却没有反叛,他一定会来援救你的。” 十几天后,管统果然丢下妻子儿女前来援救袁谭,他的妻子儿女却被反贼所杀,袁谭调管统任乐安太守。袁谭又想攻打袁尚,王修进谏:“兄弟间不停地相互攻击,这必然会导致败亡啊!”袁谭不高兴,但他明白王修的志节。后来他又问王修:“你有什么计算?”王修说:“兄弟好比左右手。(面临强大的外敌却)兄弟相斗,有如与人决斗前先斩去自己右手,反而说‘我一定能取胜’,像这样做可以吗?一个人,连兄弟之情都不顾,天下还有谁会亲近他呢!您手下有谗人,总挑拨你们兄弟的关系,是为了谋求他们自己的一时之利,希望您堵上耳朵不要听他们的。如果能杀掉几个佞臣,兄弟重新和睦,你们就可以抵御四方,横行天下。”袁谭不听,于是和袁尚开战,袁谭向曹操求救。曹操帮助袁谭攻下冀州后,袁谭又背叛了曹操,曹操于是率领大军在南皮攻打袁谭。王修当时正在乐安运粮,听说袁谭很危急,就带着属下士兵以及同僚数十人去救援。到了高密,听说袁谭已经死了,下马号哭:“没有了主公,我该咋办啊?”于是报请曹操,要为袁谭收尸。曹操想知道他的真实意图,就沉默不应。王修又说:“我受袁家的厚恩,如果能为袁谭收尸,然后被处死,我没有什么遗憾的。”曹操赞赏他的忠义,让他为袁谭收尸。(曹操)任用王修督运军粮,来到乐安。袁谭灭亡后,各个城池都归顺了曹操,只有管统据守乐安不肯归顺,(俘获管统后)曹操令王修取其首级,王修认为管统是亡国之君的忠臣,就为他松了绑,让他去晋见曹操,曹操很高兴,赦免了管统。
袁氏统治政策宽松,得势的官员敛财很多,曹操攻下邺城时,抄没了审配等人的财物数以万计。等到攻下南皮,察看王修家,谷物不到十斛,却有几百卷书。曹操感叹说:“王修不是徒有虚名啊!”于是尊其为司空掾,领衔金中郎将,调任魏太守。后改任奉尚。后来严才反叛,带着几十个追随者攻打掖门。王修听闻有变,调集车马未到,就率领属下步行到了宫门。曹操在铜爵台望见了他们,说:“来的人一定是王修。” 相国钟繇对王修说:“按照旧例,京城有变故,九卿都各居其府。”王修曰:“我吃朝廷的傣禄,(朝廷有祸乱),我怎能躲避呢?九卿各居其府虽然是旧习,却不符合(忠臣)赴难之义。”不久,王修病死在任上。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
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C.共(供给)其乏困
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赵延进,澶州顿丘人。父晖,周太子太师。延进颇亲学,尝与乱军入民家,少年同行者竞取财贿,延进独持书数十编以归,同辈哂之。
汉末,晖领凤翔节度,未赴镇,王景崇据城反,命晖为都招讨使击之。延进年十八,屡当军锋。景崇平,延进奉捷奏以入,授凤翔牙内指挥使,领贵州刺史。晖徙宋州,亦从为牙职,改领荣州刺史。睢阳有盗数百,各立酋帅,为民患。延进以父命,领牙兵千余悉禽戮之,诏书褒美。
宋初,迁右羽林军将军、濠州都监。会伐蜀,以襄州当川路津要,命为钤辖、同知州务。蜀平,专领郡事。汉江水岁坏堤,害民田,常兴工修护,延进累石为岸,遂绝其患,入为两浙、漳泉国信使。太平兴国中,大军平并州,讨幽蓟,皆为攻城八作壕砦使①。尝诏督造炮具八百,期以半月,延进八日成。太宗亲试之,大悦。
辽人扰边,命延进与崔翰、李继隆将兵八万御之,赐阵图,分为八阵,俾以从事。师次满城,辽骑坌至,延进乘高望之,东西亘野,不见其际。翰等方按图布阵,阵去各百步,士众疑惧,略无斗志。延进谓翰等曰:“今敌众若此,而我师星布,其势悬绝,彼若持我,将何以济!不如合而击之,可以决胜。主上委吾等以边事,盖期于克敌尔。违令而获利,不犹愈于辱国乎?”翰等曰:“万一不捷,则若之何?”延进曰:“倘有丧败,则延进独当其责。”于是改为二阵,前后相副。三战,大破之。以功迁右监门卫大将军、知镇州。
及代,吏民数千守阙借留,诏许留一年。淳化初,飞蝗不入境,诏褒之。还,判右金吾街仗事。至道二年,拜右金吾卫大将军。咸平二年卒,年七十三,赠左武卫上将军。延进姿状秀整,涉猎经史,拳勇有谋,士流以此多之。延进妻即淑德皇后之妹,故在显德、兴国中,颇任以腹心。子昂,太平兴国二年登进士第,至户部郎中、直昭文馆。(节选自《宋史》)
注: ①攻城八作壕砦使:负责后勤的官职名,砦(同“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晖领凤翔节度领:兼任
B.俾以从事俾:使,让
C.师次满城次:驻扎
D.士流以此多之多:多疑
小题2:下列有关内容都直接表现赵延进拳勇有谋的一项是:
①延进年十八,屡当军锋?????????????②领牙兵千余悉禽戮之
③延进累石为岸,遂绝其患???????????④皆为攻城八作壕砦使
⑤不如合而击之,可以决胜???????????⑥淳化初,飞蝗不入境,诏褒之
A.②③⑥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①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延进少年有为,作战英勇。王景崇据城^造**的时候,赵延进随父亲赵晖讨伐叛逆,多次充作先锋;王景崇被平定,赵延进入朝送捷报,受朝廷赏识而升迁。
B赵延进关心百姓,恪尽职守。太平兴国年间在襄州郡任上时,不仅组织治水,杜绝汉江水患,而且在奉命督造八百副炮具时,也提前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C.赵延进应变得法,勇于担责。对辽作战时,他登高望敌,发现了本军布阵死板的弊病,在大家不愿抗上的情况下,敢于独自承担罪责,后合兵进击得以大胜。
D.赵延进深受百姓拥戴,皇帝信任。离任时,几千吏民守着城门口希望他能留下,后皇帝下诏允许他留任一年;他能于军事,又是皇亲,所以被当做心腹任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少年同行者竞取财贿,延进独持书数十编以归,同辈哂之。
(2) 主上委吾等以边事,盖期于克敌尔。违令而获利,不犹愈于辱国乎?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多:称赞,赞赏。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此题选项D可从结构分析的角度看,“多”后面是代词“之”,从给的答案看“多疑之”解释不通,此处“对”应是动词“赞美“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直接表现”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题有“直接“,对象是“赵延进”性格特征是“拳勇有谋”, ③表现赵延进能于吏事。④说明赵延进担任后勤方面的具体职务 ⑥与谋勇无关。排除这三项可以得到答案。
小题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选项B治理水患不是在太平兴国年间,时间错误。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重点词语:(1) 少年同行者——一同前往的年轻人(定语后置),竞——争着,财贿——财物,,哂——笑话。(2)委——委托(介宾短语后置),克——打败,愈——强过。
【参考译文】
赵延进,是澶州顿丘(河南清丰县)人。他的父亲赵晖,是周太子太师。赵延进很喜欢学习,曾经和乱军一起进入百姓家,一同前往的年轻人争着夺取财物,唯独赵延进拿了几十卷书回来,同辈的人们都笑话他。
后汉末年,赵晖担任凤翔节度使,还没有到达军镇就职,王景崇占据城池反叛了,朝廷命令赵晖担任都招讨使去攻打他。这时候赵延进十八岁,多次充当军队的先锋。景崇被平定,赵延进送捷报奏章入朝,被授予授凤翔牙内指挥使的官职,并兼任贵州刺史。赵晖调任到宋州,赵延进亦随父亲一起过去并担任牙职,后来改任荣州刺史。睢阳有数百强盗,各自拥立首领,成为百姓的祸患。赵延进领父命,带领牙兵一千多人去平乱,全部擒拿并杀死了他们,朝廷下诏书褒扬赞美他。
宋朝初年,赵延进升任右羽林军将军、濠州都监。赶上征伐后蜀,因为襄州正当川路的水陆要道,就任命赵延进做了钤辖(钤,音qián;钤辖,武官)、同知州务(知州副手)。后蜀被平定,专门负责郡务。汉江水年年毁坏堤坝,危害民田,经常征召工役修理维护,赵延进垒石做为堤岸,就杜绝了它的祸患。入朝做了两浙、漳泉国的信使。太平兴国年间,大军平定并州,讨伐幽蓟的时候,赵延进都是做攻城八作壕砦(zhài,同“寨”)使。太宗曾经下诏督造炮具八百副,期限是半个月,而赵延进八天就完成了。太宗亲自试用(合格),非常高兴。
辽国人侵扰边境,朝廷命令赵延进与崔翰、李继隆率领八万兵马抵御他们,皇帝赐予阵图,分为八阵,让他们按阵图行事。军队驻扎在满城,辽国骑兵蜂拥而至,赵延进登高而望,敌军东西绵延布满山野,看不见他们的边际。崔翰等正在按图布阵,阵与阵之间距离百步,士兵们疑惑畏惧,毫无斗志。赵延进对崔翰等人说:”现在敌兵这么多,而我军分散零星布阵,这形势相差太大,敌人若挟持我们,我们将靠什么自救呢?不如合兵一处进攻他们,才可以决一胜负。主上把边防大事委托我们这些人,是期望能打败敌人啊。违背命令但获得胜利,不是还强过战败而使国家受辱吗?”崔翰等人说:“万一打不赢,那可怎么办呢?”赵延进说:“倘若失败,则延进我独自承担这个责任。”于是将军阵改为两个大阵,前后互相呼应。三次交战,大败敌军。赵延进凭借军功升任右监门卫大将军、知镇州。
等到赵延进要被替代的时候,几千官吏百姓守在城门口希望他能留任,皇帝下诏允许他再留任一年。淳化初年,飞蝗不入邓州境内,朝廷下诏褒扬他。回京后,被任命为判右金吾街仗事。至道二年,被任命为右金吾卫大将军。咸平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左武卫上将军。
赵延进形貌俊秀严整,涉猎经史,勇武有谋略,士流因此赞赏他。赵延进的妻子就是淑德皇后的妹妹,所以在显德、兴国年间,很是被当做心腹任用。儿子赵昂,太平兴国二年考中进士,官至户部郎中、直昭文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鉴,隋戎州刺史,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故俭雅与秦王游。俭爽迈少绳检,然事亲以孝闻。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高祖尝召访之,俭曰:“公若外啸豪杰,北招戎狄,右收燕、赵,济河而南,以据秦、雍,汤、武之业也。”及大将军府开,授记室参军。从定京师,晋昌郡公。
武德初,迁中书侍郎。吕崇茂以夏县反,与刘武周连和。诏永安王孝基、独孤怀恩率兵致讨。俭以使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始,怀恩屯蒲州,阴与部将元君实谋反,会俱在贼中。君实私语俭曰:“独孤尚书将举兵图大事,犹豫不发,故及此。所谓当断不断而受乱者。”俄而怀恩脱归,诏复守蒲。俭恐必乱,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会高祖幸蒲津,舟及中流而世让至,高祖惊,曰:“岂非天也!”命趋还舟,捕反者,怀恩自杀,余党皆诛。俄而武周败,亡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高祖嘉俭身幽辱而不忘朝廷,诏复旧官,许以便宜。尽簿怀恩赀产赐俭。还为天策府长史。
贞观初,使突厥还,太宗谓俭曰:“卿观颉利可取乎?”对曰:“衔国威灵,庶有成功。”四年,驰传往诱使归款,颉利许之,兵懈弛,李靖因袭破之,俭脱身还。
岁余,为民部尚书。从猎洛阳苑,群豕突出于林,帝射四发,辄殪四豕。一豕跃及镫,俭投马搏之。帝拔剑断豕,顾笑曰:“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邪,何惧之甚?”对曰:“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下神武定四方,岂复快心于一兽?”帝为罢猎。
俭居官不事事,与宾客纵酒为乐。坐小法,贬光禄大夫。显庆初卒,年七十八,谥曰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典:主管???
B.故俭雅与秦王游???????????????????????????雅:平素
C.衔国威灵,庶有成功???????????????????????庶:差不多、会???
D.坐小法,贬光禄大夫???????????????????????坐:因为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唐俭忠于唐室的一组是(????) ???????
①事亲以孝闻?????????????????????
②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 ???????
③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
④命趋还舟,捕反者 ???????
⑤身幽辱而不忘朝廷???????????????
⑥一豕跃及镫,俭投马搏之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俭富有政治远见。看到隋室昏乱,他暗中游说秦王建树大业;在受到高祖召见时,唐俭分析天下大势,为高祖出谋划策。
B.唐俭为人不拘小节。年轻时爽快豪迈,不受约束;后来身居高位,在官任上却不好处理政事,喜欢与宾客纵酒玩乐。
C.唐俭屡建奇功。他曾参与平定京师;在奉命守卫蒲州时,及时发现独孤怀恩的反叛阴谋,解救了高祖的危难;后来又在击败突厥过程中立下大功。
D.唐俭善于因势利导。他跟随太宗打猎时,看到太宗拔剑砍死野猪,趁机劝谏太宗不要沉溺于打猎而忘了治国之策,太宗为此停止了打猎。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俭以使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俄而武周败,亡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B
3.C
4.(1)唐俭凭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并将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知人论世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①论古之人。颂②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
注释:①尚:同“上”。②颂:同“诵”。
解释:斯(?????????)??友(?????????)??以(?????????)
译文:
?
?
?
参考答案:
孟子对万章说:“一个乡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乡的优秀人物
本题解析:
见译文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