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蜀相》是一首凭吊古人的诗,前四句借事抒情,后四句借景抒情。
B.《蜀相》是一首咏物诗。
C.《蜀相》是一首凭吊古人的诗,前四句借景抒情,后四句借事抒情。
D.《蜀相》是一首杂感诗。
2、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
B.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八大家中的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或出其门下,或由其举荐,日后各自成名,由此形成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中坚力量。
C.欧阳修的政论文既有韩愈式的充沛气势、逻辑力量,又有一种曲折动人、富于文采、婉转多致的韵味。
D.《与高司谏书》形式上虽为书信,内容上虽只谴责高若讷对范仲淹的个人迫害,实际上却是一封对旧党迫害新政行为的“发于极愤而切责之”(《与尹师鲁书》)的政治宣言书。
3、单选题 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A.魏晋南北朝出现的志怪志人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雏形,代表作有刘义庆创作的《世说新语》、干宝创作的《搜神记》。
B.唐代经济文化发达,文人思想比较活跃,产生了依照传说创作而成的传奇小说,著名的有《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
C.“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活跃于宋元直到明清。唐宋人所谓的“说话人”,就是指讲故事的艺人;而说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就叫“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是明代的话本。
D.“三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最初都是民间艺人的口头说唱,后经文人加工,变成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话本小说都是一些短篇故事。
4、单选题 指出名字只是某类人物代称的一项
A.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B.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5、单选题 下列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是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B.“初七及下九”中的“初七”是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用针作各种游戏);“下九”是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朝,这天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C.“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与《过秦论》中“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意思相同,它们都是指天地四方。
D.“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平旦”五个词均为古代表示时段的名称,若以时间先后为序,可排列为“夜半、鸡鸣、平旦、黄昏、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