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常识》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六)
2017-02-02 02:19: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以下关于《唐吉诃德》的情节介绍,错误的两项是

A.堂吉诃德带着桑丘一起出行,在路上遇到了一群商人,他把商人们当作是一队兵马,向他们提出挑战,结果被打得半死,还好邻居搭救,把他送回了家。
B.堂吉诃德劝说又矮又胖的农民桑丘来当自己的侍从,答应将来征服一个海岛后就封他做海岛的总督。桑丘家里很穷,正想出去碰碰运气,加上当仆从是赚工钱的,就答应了堂吉诃德的要求。
C.堂吉诃德遇见一队被押送到海船上服苦役的犯人。他一一询问了他们被关押的原因,同情他们的遭遇,杀散了押送人,把犯人全放了。堂吉诃德要其中的一个犯人把他行的善事报告给他的意中人杜尔西内妮,犯人们不但没有听从,反而把他痛打了一顿。
D.堂吉诃德第二次出行时,在路上遇见了了一辆装着两头狮子的大车,堂吉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诃德硬要赶车人将狮笼打开,要和狮子决一雌雄,结果笼门打开,狮子只是打个呵欠就转身卧倒,不肯应战。E.堂吉诃德遇到了参孙·加拉斯果学士化妆成的“白月骑士”,“白月骑士”要求和堂吉诃德决斗。堂吉诃德决斗失败后只得服从命令,从此停止游侠活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堂吉诃德第一次出行是单枪匹马。)D(应为第三次出行。)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杂剧通常分四折,由唱(演唱)、白(宾白)、科(动作)构成,角色主要有旦(年轻女子)、末(年轻男子),是综合性舞台艺术。
B.明清传奇突破了杂剧四折一楔子的通例,将“折”改称“出”;每出不限只一个宫调,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合唱;科改称介;主要角色是生和旦,末不再是主角。
C.散曲分小令和套曲。小令是独立的只曲;套曲是由同一宫调的至少两个曲牌联成的组曲,全套同押一韵,套曲的标题之前都标明它所属的宫调和第一支曲子的曲牌。
D.话剧按结构可分成多幕剧和独幕剧,它们都有完整的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对话、独白、旁白等),舞台说明,即叙述语言,说明人物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面有关文化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林黛玉念过的《四书》,指儒家的经典《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朱熹有《四书集注》。
B.“辰牌”“申时”是古时一天内的两个时辰:前者相当于上午七到九时,后者相当于下午五到七时。
C.“京”在历史上曾指不同地方。《智取生辰纲》中的“北京”“东京”分别在今河北省大名和河南省开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两京”则分别指今天的北京和南京。
D.古时学校有不同名称。《促织》中的“邑庠”指县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监”,指“国子监”,又叫“太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后者是下午三~五时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默写的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B.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C.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瘘。
D.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瘘”应为“偻”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
B.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八大家中的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或出其门下,或由其举荐,日后各自成名,由此形成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中坚力量。
C.欧阳修的政论文既有韩愈式的充沛气势、逻辑力量,又有一种曲折动人、富于文采、婉转多致的韵味。
D.《与高司谏书》形式上虽为书信,内容上虽只谴责高若讷对范仲淹的个人迫害,实际上却是一封对旧党迫害新政行为的“发于极愤而切责之”(《与尹师鲁书》)的政治宣言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古文八大家还包括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欧阳修只能说是唐宋古文八大家宋代六家之首,而不能说成唐宋八大家之首。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文学常识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