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常识》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四)
2017-02-02 02:19: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蜀相》是一首凭吊古人的诗,前四句借事抒情,后四句借景抒情。
B.《蜀相》是一首咏物诗。
C.《蜀相》是一首凭吊古人的诗,前四句借景抒情,后四句借事抒情。
D.《蜀相》是一首杂感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
B.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八大家中的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或出其门下,或由其举荐,日后各自成名,由此形成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中坚力量。
C.欧阳修的政论文既有韩愈式的充沛气势、逻辑力量,又有一种曲折动人、富于文采、婉转多致的韵味。
D.《与高司谏书》形式上虽为书信,内容上虽只谴责高若讷对范仲淹的个人迫害,实际上却是一封对旧党迫害新政行为的“发于极愤而切责之”(《与尹师鲁书》)的政治宣言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古文八大家还包括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欧阳修只能说是唐宋古文八大家宋代六家之首,而不能说成唐宋八大家之首。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A.魏晋南北朝出现的志怪志人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雏形,代表作有刘义庆创作的《世说新语》、干宝创作的《搜神记》。
B.唐代经济文化发达,文人思想比较活跃,产生了依照传说创作而成的传奇小说,著名的有《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
C.“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活跃于宋元直到明清。唐宋人所谓的“说话人”,就是指讲故事的艺人;而说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就叫“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是明代的话本。
D.“三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最初都是民间艺人的口头说唱,后经文人加工,变成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话本小说都是一些短篇故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指出名字只是某类人物代称的一项

A.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B.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列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是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B.“初七及下九”中的“初七”是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用针作各种游戏);“下九”是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朝,这天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C.“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与《过秦论》中“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意思相同,它们都是指天地四方。
D.“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平旦”五个词均为古代表示时段的名称,若以时间先后为序,可排列为“夜半、鸡鸣、平旦、黄昏、人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Tags:高考 语文 文学常识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