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秋闺思??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施肩吾
手爇①寒灯向影频,回文机②上暗生尘。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①爇:ruò?烧,点燃。
②回文机: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
⑴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⑵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下列问题。(8分)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1)首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中的“愁”字贯穿全词,请具体赏析。(4分)
(2)明代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词是“泪尽个中”,《云韶集》也盛赞此作“情词并胜,神韵悠然”。请从“情、词(炼字、字词等)”两个角度分析说明。(4分)
3、阅读题 阅读《离骚》节选部分,回答下面问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婷以轨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1.屈原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诗中提及三个方面,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来。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节诗中的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屈原对人生艰难的感叹。
B.“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屈原以香花香草装饰自己,实际上是以此比喻自己高洁的志向。
C.“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埋怨神灵不能主持正义,不了解民心。
D.“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指责当时世俗投机取巧,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
3.下列对这节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表达了屈原对人民生活艰难和自己无人理解遭人诽谤的不满和愤懑。
B.诗中以赋来直抒胸臆,以比来表明自己的志向,以兴来引出议论感叹。
C.诗句最后表明自己绝不墨守成规,要与世俗周旋。
D.诗中写出了自己因遭众多女子中伤而遭贬的原因。
4、单选题 《琵琶行并序》中有些环境描写的诗句很好地烘托了气氛。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烘托了苍凉悲壮的气氛。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烘托了乐声动人、听者全神贯注的气氛。
C.“绕船月明江水寒”一句烘托了孤独寂寞的气氛。
D.“别时茫茫江浸月”烘托了与朋友饯别时的凄凉情景。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 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 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凤城:京城
①两首送别诗都写到“水”,各有什么寓意?请做简要说明。
?
②《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