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2-02 02:34: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论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按内容和表达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语言格律的不同,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时代的发展,可分为古体诗、今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创作者身份的差异,又可分为文人诗和民间诗。
B.报告文学是一种兼有新闻和文学双重特征的边缘性独立文体。它产生于西方,二三十年代传入中国,近年来日趋完善成熟,在当代文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夏衍的《包身工》是当代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C.杂文,其形式多种多样,大都兼有评论和文艺两种因素,既有缜密的逻辑,又有生动的形象;其文风或幽默生动,或尖锐泼辣;其语言简洁绵密,富有气势和表现力。
D.民间文学是指一种由人民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由集体加工、润饰的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寓言、谜语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夏衍的《包身工》写于30年代,应属现代文学范畴)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对“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诗中引古代贤者的典故的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自己决不与群小同流合污,也不畏惧迫害
B.表明自己的处境与古代圣贤一样,不足为奇
C.说明当时社会与古代黑暗的社会状况完全一致
D.怨恨当时整个不合理的迫害贤人的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成语重点考查的是望文生义,“行云流水”、“叹为观止”都是属于此类错误。“骇人听闻”是与“耸人听闻”相混淆。难度不是很大,但正确选项不是很常用。C项: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也说实至名随。A项是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B项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D项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辅车相依,????????????????。(《左传》)
谨庠序之教,?????????????????。(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
(3)长太息以掩涕兮,?????????????????。(屈原《离骚》)
小楼昨夜听春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1)唇亡齿寒?申之以孝悌之义(2)鸡声茅店月?杨柳岸,晓风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也脍炙人口。请针对这首诗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