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与“大楚兴,陈胜王”中的“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宜悉王诸功臣
B.沛公欲王关中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八方归附,四夷来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妇女无所幸”中“幸”是指封建君主对妇妾的宠爱,与“故幸来告良”中的“幸”用法相同。
B.“秋毫不敢有所近”中“秋毫”为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近”为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之意。
C.“窃为大王不取也”中“窃”为副词,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为”音wéi,动词,意为“认为”。
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中“再拜”为拜两次,是古代隆重的礼节。“足下”是对人的尊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虞延少为亭长,时王莽贵人魏氏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胄,拥卫亲族,扞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建武初,除细阳令。后去官还乡里,太守富宗闻延名,召署功曹。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延谏曰:“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宗不悦,延即辞退。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揽涕而叹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迁洛阳令。是时阴氏有客马成者,常为奸盗,延收考之。阴氏屡请,获一书辄加篣二百,信阳侯阴就乃诉帝,谮延多所冤枉。帝乃临御道之馆,亲录囚徒。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成乃回欲趋东,延前执之,谓曰:“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成大呼称枉,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置之。帝知延不私,谓成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迁南阳太守。永平初,有新野功曹邓衍,以外戚小侯每豫朝会,而容姿趋步有出于众,显宗目之,顾左右曰:“朕之仪貌,岂若此人!”特赐舆马衣服。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帝既异之,乃诏衍令自称南阳功曹诣阙。既到,拜郎中,迁玄武司马。衍在职不服父丧,帝闻之,乃叹曰:“‘知人则哲,惟帝难之’。信哉斯言!”衍惭而退,由是以延为明。
(《后汉书·虞延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此见怨,故位不升见:被。
B.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节约。
C.谮延多所冤枉 谮:诬陷。
D.信哉斯言 信:相信。
小题2:下列全都表明虞延“大公无私”的一组是(2分)
①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
②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
③常为奸盗,延收考之
④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
⑤汝犯王法,身自取之
⑥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
A.①②⑥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虞延年轻时为官执法严明,在社会动乱时勇敢有为,因而有名声。
B.太守富宗生活奢侈放纵,不听虞延劝谏,临刑时他为此十分悔恨。
C.虞延惩处阴氏作恶的门客,阴就告诉了皇帝,但虞延在皇帝面前仍坚持严正执法。
D.邓衍因仪表出众受到皇帝赏识,虞延向皇帝报告邓衍的不当行为,才使皇帝醒悟。
小题4:翻译(6分)
(1) 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赐舆马衣服。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信”,应解为确实,对。
小题2:
试题分析:④是皇帝考核工作时,他的具体做法。⑥是对某人的个人态度。
小题3:
试题分析:“虞延向皇帝报告邓衍的不当行为,使皇帝醒悟”与文意不符,原文是由于“衍在职不服父丧”,皇帝才有所醒悟。
小题4:
试题分析:第一句“敛”“干”各1分,意思1分。第二句“以”“加”各1分,意思1分。
【参考译文】
虞延年轻时做亭长,此时王莽的贵人(女官名)魏氏的门客放纵,虞延带领官吏冲入他的家逮捕了他,虞延因此事被怨恨,所以官位不能升迁。王莽末年,天下大乱,虞延常常披铠甲戴头盔,护卫亲族,抵御掠夺的强盗,依赖他保全生命财产的人很多。东汉建武初年,他被任命为细阳县令。后离职回乡,太守富宗听到虞延的名声,征召安排他任功曹(官名)。富宗性情奢靡,车子及其装饰器物,很多不符合法度。虞延劝谏说:“过去晏婴辅佐齐国,穿粗陋的皮衣还不完整;季文子辅佐鲁国,妾不穿丝绸衣服。因为节俭而失误的人很少啊。”富宗不高兴,虞延就辞官离开了。过了不久,富宗果然因为奢侈放纵被杀,临处死刑时,他擦着眼泪叹息说:“我遗憾没有听功曹虞延的劝谏!”(虞延)升迁为洛阳县令,此时明家(阴皇后家族)有个叫马成的门客,常常抢劫偷盗,虞延收捕审问他。阴家屡次请求免他的罪,虞延得到一封说情的信就增打二百板子。信阳侯阴就(阴皇后之弟)于是告诉了皇帝,诬陷虞延冤枉过很多人。皇帝于是到皇帝巡行道路的馆舍,亲自检查囚犯罪状。虞延让那些案情有可论辩的囚犯站在东边,无理可讲的站在西边。马成于是回身想到东面,虞延上前捉住他,对他说:“你是人中的大蠹虫,长久地依托城社(城社喻权势),不怕熏烧。现在审查核实没完,应当完全依法制裁!”马成大喊说自己冤屈,皇帝的近卫军官用戟刺着虞延,喝叱虞延放开马成。皇帝知道虞延公正无私,对马成说,“你犯了王法,是你自己造成的灾祸!”呵斥让他快走回去。几天后马成被处死刑。从此外戚收敛行为,没有人敢犯法。虞延后升任南阳太守。永平初年,有个新野功曹邓衍,凭外戚小侯(承袭侯爵的子弟)的身份每次参加朝会。而容貌姿态行走的样子超出一般人。显宗皇帝看见他,回头对身边的人说;“我的仪表相貌怎么像这个人!”特地踢给他车马衣服。虞延认为邓衍虽有容貌仪表,可是没有实际品行,不曾对他有高于一般的礼节。皇帝已经认为邓衍与众不同,于是下令让他自称南阳功曹到皇宫。他到了以后,被任命为郎中,升为玄武门司马。邓衍在官职上不为父亲服丧,皇帝听到此事,于是叹息道:“‘了解人就是明智,只有皇帝难做到。’这话确实啊!”邓衍很惭愧,辞去了官职。因此(时人)认为虞延有知人之明。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见”字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相见常日稀
②君既若见录
③路转溪桥忽见
④风吹草低见牛羊
⑤渐见愁煎迫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⑤/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2分,共8分)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小题1:下列划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乖违、不顺
B.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等到
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狂放、不拘礼法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远
小题2: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穷(且)益坚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宾主尽东南(之)美
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小题3: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望长安于日下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B.都督阎公之雅望
C.怀帝阍而不见
D.俨骖騑于上路
小题4:下列划线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屈贾谊于长沙
B.宾主尽东南之美
C.外连横而斗诸侯
D.徐孺下陈蕃之榻
小题5:翻译下列语句:(第一、第二句各3分,第三句4分,共10分)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3分)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
小题1:等同
小题1:①表转折②将要③结构助词“的”④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小题1:A判断句B定语后置句C被动句
小题1:ACD均为使动用法,B为形容词作名词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内容来自教材。注意关键字:(1)益、且、坠各一分。(2)奔驰、日、不许各一分。(3)决、奚、为各一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