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2-02 03:28: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美(pì)付(zǐ)发财( héng )焚膏继(guǐ)
B.下(zài)悍( piāo )出去( huō )渭分明(jīng)
C.胡(zōu)商 (cuō)跷跷板(qiāo)酊大醉(mǐng)
D.媚(chǎn)事 (zhào)综合( zhēng )心宽体(pàn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横 hèng????诌zhōu?????胖pán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默写下列文段空出的名句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白
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羽化而登仙。


参考答案: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做社会调查要下马观花,才能了解真情,当前,也不能排斥"听",以耳代目也是必要的。
B.有人专门仿制古画,以假当真,鱼龙混杂,专骗黑钱。
C.近年来,一些不法之徒通过各种非法途径,肆无忌惮地从国外偷运黄色音像制品,真是引狼入室。
D.梁先生晚年留居台湾,年近80还经常发表文章,虽慨叹世风日下,但生活情趣一如既往。


参考答案:69.D


本题解析:
A以耳代目:比喻不亲自调查了解,只听别人的话。应改为"耳目并用"。B鱼龙混杂:好的、坏的混在一起,用于人。应改为"鱼目混珠"。C引狼入室:把敌人或坏人引入内部。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联系上下文,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填上相应的词语。要求:①能基本把握所给语段的语脉及创设的意境;②每空不得超过10字。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是经过千年万代沉淀而成的土地,历史中的辉煌与暗淡,都积淀在这土地中,历史中所有人物的音容足迹,都融化在这土地中。
  这些泥土,会不会曾被________________的屈原踩过?会不会曾被________________的陶渊明种过菊花?这些泥土冲下山岭,又被风吹到空中,会不会曾落到云游天下、狂傲不羁的李白的肩头?会不会曾飘在颠沛流离、忧国忧民的杜甫的脚边?会不会拂过把酒问天、豪放豁达的苏轼的须髯


参考答案:遭受放逐、行吟泽畔/归隐田园、遥望南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师承报歉率尔戍守防汛
B.欠收嚣张听凭通融倜傥
C.识荆晓谕蕴育殉节迤逦
D.信笺悬揣训诂湮灭荫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报"为"抱";B项"欠"为"歉";C项"蕴"为"孕"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