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十)
2017-02-02 03:41:2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形骸 / 干涸僭越 / 熏陶渐染信笺 / 间不容发
B.毡帽 / 粘贴绯红 / 蜚声文坛谂知 ∕ 海市蜃楼
C.打烊 / 佯攻毋宁 / 好高骛远接种 / 摩肩接踵
D.怫然 / 弗如粗糙 ∕ 名噪一时篆书 / 如椽巨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2014年巴西世界杯抽签仪式12月6日在绍伊皮海滨举行,抽签仪式从为去世的前南非总统曼德拉默哀的方式拉开帷幕。
B.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改革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的精神,中组部改进了考核领导的方式。
C.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大使表示,中国将坚持客观公正、高效务实、透明开放,推动安理会积极履行其职责。
D.他在《家庭医生报》上发表的关于饮食习惯和身体健康的文章,提出了许多新的意见和观点,批评的人很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即从语法角度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找寻病因。分析可知:A项 “从…的方式”搭配不当或句式杂糅;语序不当,应为“南非前总统”;C项成分残缺,应为“中国将坚持客观公正、高效务实、透明开放的原则”;D项“批评的人”表意不明。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1)写一段话描绘画面内容,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格。
(3分)
答:?????????????▲????▲
(2)用一句话点明漫画内涵,不超过15字。(2分)
答:?????????????▲ ????▲


参考答案:①参考示例一只“硕鼠”,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拖着肥肠般的长尾


本题解析:①(正确使用一种修辞格1分,描述符合画面内容,生动形象2分。“老鼠、玻璃罐、钞票”每缺1点扣1分)②(要点:贪婪、自食其果各1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薄伽丘,是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对后世欧洲文学影响很大。
B.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为世界文学画廊添了浓浓的一笔,直到今天,只要有人生活在虚妄的幻想中,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人们往往会称他为“堂·吉诃德”。
C.奥地利著名作家卡夫卡,其作品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代表作有《变形记》等。
D.德国伟大的诗人和思想家歌德,是一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其自传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深受青年读者的喜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黄果树瀑布以豪迈而粗犷、雄浑而瑰丽的特点著称于世,真算得上是瀑布中的伟丈夫!
B.这种由康伯尔软件公司研制的KM—Ⅲ型软盘,最高存储量为1.44兆以上字符。
C.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简单,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D.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中既说“最高存储量为1.44兆”,又说“存储量为1.44兆以上”,表意不明确。C项中“这”指代不明,既可指“欣赏好诗”,又可指“创作好诗”,使语句表意不清,造成病句。D项中“从来不请假”有歧义,既可指小王一贯不守纪律,不请假;又可指小王平时严于要求自己,遵守纪律,总是按时到校,没请过假。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