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贾宝玉将北静王赠给他的一件珍宝转赠给林黛玉,林黛玉拒绝接受,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红楼梦》第16回)
B.宝玉挨打后,黛玉前来探望,两个眼睛肿得桃子一般,满面泪光,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红楼梦》第33回)
C.“贾琏气的墙上拔出剑来,说道:‘不用寻死,我也急了,一齐杀了,我偿了命,大家干净。’”这段话是鲍二家的逮着贾琏与平儿偷情,鲍二家的、平儿都醋意大翻,想要寻死的时候贾琏说的气话。(《红楼梦》第44回)
D.宝玉、宝钗、平儿、岫烟四日生日时。宝玉请置酒大家同乐。湘云醉卧石磴,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扇子落地,口里犹作睡语说着酒令。(《红楼梦》第62回)
2、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11分)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
江总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②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此诗写于南归途中。
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小题1】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同”与“异”分别指什么?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分别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小题1: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4分)
小题2:诗中第四句“日光穿竹翠玲珑”,有人认为这句景色描写实在妙极,但也有人认为改作“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好,你觉得哪种更好?请说明理由。(4分)
4、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为了防止曹操陷害,刘备行韬晦之计。一日,曹操忽请刘备饮酒。两人煮酒对饮,展开论英雄的对话。曹操在对刘备所指的英雄一一否决之后,指称天下唯有刘备才是真英雄。刘备闻言失惊落筷。时值雷声大作,刘备忙借惧雷来掩饰失惊的情状,由此解除曹操的疑惑。
B.刑台上的卡西莫多嚎叫道:“给水喝!”他叫了三遍,人们扔向他的却是在阴沟里浸过的抹布、破瓦罐和石头。爱斯梅拉达走上刑台给卡西莫多送水解渴。所有民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连声叫好。
C.元妃省亲,让众姐妹各选一匾题一诗。宝玉独占四首,宝玉作了三首,宝钗见他只少“杏帘在望”一首,便帮他作了,让宝玉抄袭,元妃看了喜之不尽,因此把“浣葛山庄”名改为“蘅芜苑”。
D.鲁肃再次前往索荆州又不成。周瑜大怒,想借取西川而夺荆州,被孔明识破。周瑜非但夺不到荆州,还遭蜀军四路围杀,气得大叫一声,旧疮复发,坠于马下。又被诸葛亮来信点明不能去取西川的原因,于是周瑜口吐鲜血,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苏小小墓??(唐)李贺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注]苏小小,南齐钱塘名妓,钟情于建康才子阮郁,但为阮家所阻,遂于忧伤中咯血而死,时年十九,葬于西湖畔西泠之坞。
1、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试结合本诗最后四句(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加以分析。(2分)
2、试分析全诗是怎样刻画苏小小的形象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