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海???? 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1)明代的王象晋形容海棠曰:“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本诗中那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海棠怎样的风韵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本诗中三、四句表达了这种意思。海棠最美最动人之处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题目。(9分)
留别张西盘大参
边贡
满酌岂辞醉? 未行先忆君。
山城稀见菊,关树不开云。
地入河源渺,天连塞日曛。
那堪北来雁,偏向别时闻。
【小题1】古人送别常劝酒辞行,以表情意。本诗首联“满酌岂辞醉?未行先忆君”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名句“ ,西出阳关无故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除了借酒送别之外,古典诗歌中还借助一些约定俗成的意象表示离别,请举一例: (2分)
【小题2】请简要赏析颔联“稀”、“不”二字之妙。(3分)
答:
【小题3】请简析:本诗尾联是如何体现题中“留别”之意的?(4分)
答: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1)劝君更尽一杯酒(1分)如:杨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第一问,只需结合平日的知识积累作一思考回答即可;第二问,则需根据平日的对古代诗词的鉴赏知识点的掌握,作一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要分析颔联“稀”、“不”二字运用之妙,则只需把握两字的表达效果即可,其解答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要解释这两个字的意思和所在句子的意思;二、分析其中可能涉及到的手法,包括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具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10分)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二句是怎样写景的?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2)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 “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5分)
参考答案:(1)运用比喻手法,从仰视和俯视的视角来写景。勾勒出月色秀朗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小题1:颔联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4分)
小题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三、四两句是诗人远眺所见,抓住“江水”“山色”的特点“天地外”“有无中”分析。“天地外”自然表现的是江水的流长远;“有无中”自然表现的是隐约迷蒙。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先找出“浮”和“动”这两个字极妙;②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浮”和“动”的大体含义;③看“浮”和“动”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渎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①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①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