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2-02 04:14: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列文字,在横线处将文段补写完整,注意保持语意连贯。(3分)
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读李白,                           ;读杜甫,                               
读白居易,                                   ;读李商隐,我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仿写:读李白,                                                              
读杜甫,                                                              
读白居易,                                                            


参考答案:【答案】读李白,我懂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本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句式特点是:我懂得+诗句+诗人的胸怀。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慈善事业,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实际上始终都没有中断过,即使在人类蒙昧时代,也有猎物同享、遇害同御的慈善。???????????。???????????。尤其是中国受光祖耀宗等影响,财富总是想最多地留给儿女,这就不免产生了惜捐思想,不愿意把财富给予社会。??????????????????????。这里除从财富观、文化观、道义观和社会价值观上给予引导、教育外,恐怕还应该从法律上、制度设计上给以调节和规范,使之成为一种自觉。???????????
①但是,很多人还认识不到这一点,总认为自己的财富是自己的能力所得,把财富完全当做私家财产
②财富来自社会,当然也就应该回报社会
③我们必须使多数富人知道,财富来源于社会,也应该奉献给社会
④要改变这些观念,我认为还是很难的
⑤慈善事业看起来只是一种慈善行为,其实却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一种财富观、文化观、道义观和社会价值观

A.②①⑤④③
B.②④③①⑤
C.③②⑤④①
D.③④②⑤①


参考答案:A 91ExaM.org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可以首先确定有衔接关系的两个句子,①句是个转折句,可以和②句紧密衔接。⑤④句提到“这些观念”,指的就是⑤句中的“财富观”等。因此,可将③句直接排在最后一个空白处。再参照⑤④两句与下文的关系,可知其应在语段中间的两个空白处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
(1)??????????????????,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
(2)??????????????????,只是朱颜改。《虞美人》
(3)??????????????????,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4)辛苦遭逢起一经,??????????????????。《过零丁洋》
(5)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6)羽扇纶巾,谈笑间,??????????????????。《念奴娇·赤壁怀古》
(7)??????????????????,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 秋思》
(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
(10)??????????????????,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1)??????????????????,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
(1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古人常借“水”的意象比喻人生道理。下列文句,借由“水”的意象比喻“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的选项是:(3分)
A.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
B.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C.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D.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参考答案:【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终为大患”对应“坏崖破岩”;“发于至微”对应“涓涓”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是富于感情的人。他会生气地斥责大白天睡觉的宰予“朽木不可雕也”,也会对安于贫困的颜回连连称赞。(《论语》)
B.大卫的第一个妻子多拉是一位娇生惯养的小姐,过不了苦日子,把家庭生活搞得一团糟。她去世后,大卫在海外闯荡数年归来,发现一起长大的阿格妮丝才是自己最理想的伴侣。(《大卫·科波菲尔》)
C.觉新处在长房长孙这样特殊的位置,加上受封建礼教较多约束,因而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作者在对他的批判中也含有深深的同情。(《家》)
D.爱斯梅拉达爱上了外貌英俊的弗比斯,他们在夜里幽会,不料被觊觎爱斯梅拉达美色的弗罗洛发现。弗洛罗在窗外从身上拔出匕首刺伤了弗比斯。(《巴黎圣母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原文情节应是弗罗洛用尖刀刺伤了弗比斯,然后跳窗而逃。非“在窗外”。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