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2-02 04:39: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同学们走进红岩烈士纪念馆的大门,仿佛翻开了一段___________的历史,看到的是无数英雄用血泪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篇章。
②近日周正龙打算起诉傅德志,认为其在没有实地调查的前提下,“___________”自己为了制造假老虎事件而先造了假树叶。
③不管在什么时候,对于科学、艺术上的是非,都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___________做结论。
A.尘封????诬蔑????轻率
B.蒙尘????诬蔑????轻率
C.尘封????污蔑????草率
D.蒙尘????污蔑????草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题文】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如何界定官员财产的合法性,如何确定官员财产申报是否属实,或许是目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难以出台的障碍。
B.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致使一些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借口办特色班为名,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
C.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D.我省药品食品监督部门已着手对全省食品生产企业按照诚信度等级进行分类管理,不良记录的多少,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诚信等级。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本题查考病句这个知识点。此题目有一定难度。A项,“难以出台的障碍”,否定失当。B项,“结构混乱”,“借口……”与“以……为名”两种句式杂糅,应保留其中的一种。C项,单谓语与双宾语搭配不当,“效率”不能用“完善”,应用“提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修禊(qì)袅娜(nà)窈陷(yǎo)怂恿(sǒng)
B.佝偻(lǒu)畏葸(sī)自诩(xǔ)辖制 (xiá)
C.沟壑(hè)狗彘(zhì)茶峒(tóng)薄雾 (bó)
D.雕镂(lòu)逡巡 (qūn)晌午(shǎng)横样(hèn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修禊xì?袅娜nuó?? B.佝偻lóu?畏葸xǐ?? C.茶峒dòng?薄雾báo)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中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我国气象专家在说到暖冬定义时提到,目前我国尚未______暖冬的明确标准。定义中“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高”只是一个______的标准,而究竟高出多少,还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尽管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情况各异,但其共性都是有关责任人的腐败使然,_______人们又叫“豆腐渣”工程为“腐败”工程,根治“豆腐渣”工程,_______要严格质量管理,_______要在反腐败上下功夫。
A.①制定 定量 ②因此 既/又
B.①制订 定性 ②所以 不仅/还
C.①制定 定性 ②因此 不仅/还
D.①制订 定量 ②所以 既/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人间有味是清欢”,当一个人可以        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这就是“清欢”。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究物质的条件。“清欢”的境界很高,它不同于李白的“        ”那样的自我放逐;也不同于杜甫的“       ”这样心事悲痛。
A.品味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B.品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C.品位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D.品位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参考答案:【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品味”是多义词,其意思一是尝试滋味;一是是仔细体会,玩味;还指品质和风味、格调和趣味。“品位”泛指人和事物的品质、水平。题中第一道横线应取“品味”的第一个义项。第二道横线处所填诗句应同文中的“清欢”一致,但“人生在世……”一句更适合“自我放逐”、“清欢”的情景;“人生得意……”一句表达的是一种及时行乐的态度,不符语境。“人生有情……”一句更符合“心事悲痛”,符合“清欢”的情景。“英雄有时……”一句表现诗人心有高志,不符此种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