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蝶恋花(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攀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①。
注:①化用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首词的末两句除了化用杜牧诗句外,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加以赏析。
答:
参考答案:拟人手法。(2分)人的凄凉似乎也感染了红烛,它虽同情词人,却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红旗直上天山雪”中的“直上”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析三、四两句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直上”二字是动态描写,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双调]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叹新丰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书·马周传》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睬他,备受冷落。
小题1:“落灯花棋未收”一句描写了什么情境?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怀?(5分)
小题2:本曲开头两个诗句的数量词叠用有什么妙处?请结合诗句内容赏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描写了纷纷落下的灯蕊余烬及散乱的棋局,从侧面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抓住灯花落,棋局散乱等特点,从侧面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要答出百无聊赖。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一这一量词的使用使诗歌别具特色。答题时要结合诗歌具体分析,抓住“夜不能寐”、“抑扬顿挫”“渲染氛围”等答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紫袖”“红弦”,分别代指弹筝人与筝,暗示了弹筝女子形象的美好,“明月”交代了听筝的环境。
B.次句写到弹筝,连用了两个“自”字,表现了女子的处境孤单,也写出她已全神贯注于筝乐的神态。
C.三、四句采用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写筝声传达出的情感和感人效果,含蓄蕴藉,给人以遐想。
D.这首诗在写景上与《琵琶行》相似,都写到了月亮,采用了“哀景衷情”的正衬手法,借景物传达情思。
2.诗人集中笔力写出“弦凝指咽声停处”这样一个无声的时刻有什么好处?它化用了《琵琶行并序》中的哪几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学者认为,《夜筝》是《琵琶行并序》的一个精妙的缩本。简要分析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写法上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有丰富的暗示性,不仅引导读者发现奇妙的无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问题:请结合原诗,就本诗所展现的图画美,写一段鉴赏文字。
参考答案:例如:将采莲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荷叶与罗裙、荷花与脸盘
本题解析:或采莲女与荷塘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的和谐美;采莲女穿行荷塘,时隐时现的动态美;“空塘不见人,但闻歌声扬”的音乐美。言之成理亦可,但一定要结合原诗加以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