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①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
②其具厌世解脱之精神者
③而非以描写人生为事
④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⑤吾人对蛇蝎之人物与盲目之命运
⑥而惩黛玉之孤僻
⑦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哉
A.②④⑤⑥⑧
B.①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⑦⑧
D.②③④⑥⑧
2、阅读题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置仲甫掌书记。显德初,出镇澶渊,仍署旧职。崇所亲吏为厢虞候,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仲甫请自捕逮,鞫之,吏故稽其狱。仲甫曰:“民被寇害而使自诬服,蠹政甚矣,焉用僚佐为?”请易吏以雪冤愤。崇悟,移鞫之,乃得实状。
太祖受命,以崇为监军。陈思诲密奏崇有奸状,上怒且疑,遣中使驰往验之。未至,崇忧懑失据,谓宾佐日:“苟主人不察,为之奈何?”皆愕相视。仲甫曰:“皇帝膺运,公首效节,军民处置,空循鲎度,且何以加辞?第远侦使者,率僚属尽郊迎礼,听彼伺察,久当自辨矣。”崇如其言。使者至,视崇无他意,还奏,上大喜,归罪于思诲。
乾德五年,入拜右补阙,出知光州。州有横河与城直,会霖潦暴疾,水溢溃庐舍。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六年,移知彭州。州卒诱营兵及诸屯戍,谋以长春节宴集日为乱。属春初,仲甫出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意可藏伏,命烧雅之。凶党疑谋泄,有自首者。禽百余人,尽斩之。先是州少种树,暑无所休。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太祖问群臣文武兼资者为谁,赵普以仲甫对。
太平兴国初,迁起居舍人,奉使契丹。辽主问:“党进何如人?如进之比有几?”仲甫曰:“国家名将辈出,如进鹰犬材耳,何足道哉!”辽主欲留之,仲甫日:“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辽主竟不能屈。使还,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既至,奏免岁输铜钱,罢榷酤,政尚宽简,蜀人安之。八年,加右谏议大夫。时彭州盗贼连结为害,诏捕未获。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余因散去。
淳化二年,出知陈州。代归,会蜀有寇,以仲甫素著恩信,将令舆疾招抚,以疾未行。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宋史·卷二六六》)
1.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故稽其狱???????????狱:案件
B.第远侦使者???????????第:但,只管
C.军资民储,皆赖以济???济:救济
D.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知:主持、掌管
2.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表明辛仲甫“能吏事”的一项是(?)
①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署仲甫掌书记???②请易吏以雪冤愤
③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④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
⑤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⑥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余因散去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彭州士兵谋划在长春节宴会之日进行叛乱被仲甫识破,他出城巡视,命人将护城河中很深的草烧光、拔除,避免贼人隐藏埋伏,叛乱者见辛阴谋败露前来自首。
B.太平兴国初年,辛仲甫担任起居舍人,奉命出使契丹。契丹皇帝请他评价党进是什么样的人,辛仲甫的回答收到了提升大宋国威的效果。
C.在成都时,辛仲甫关注民生,为政崇尚宽厚简便,上奏免除成都府每年上交朝廷的铜钱,废除官府对酒的专卖,蜀人因此得以安居乐业。
D.辛仲甫担任陈州知州任职期满后回到朝廷,正碰上蜀地贼寇作乱,朝廷准备让他抱病前去招抚,由此可见朝廷对他非常信任。
4.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9分)
(1)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
译文:
(2)军民处置,空循鲎度,且何以加辞?
译文:
(3)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
译文: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以为言
B.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C.鲍叔不以我为无耻
D.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4、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年多病独登台 独留青冢向黄昏
B.六王毕,四海一 一去紫台连朔漠
C.巫山巫峡气萧森 无边落木萧萧下
D.塞上风云接地阴 接天莲叶无穷碧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书博鸡者事(节选)
(明)高启 博鸡者袁①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守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曰:“臧氏之子②也。”或以告臧。臧怒,欲中守法。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③守,即诬守纳已赇。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众知有为,因让之曰:“若素民勇,徒能凌藉贫孱者耳!彼豪民恃其资,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博鸡者曰:“诺!”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奴惊,各亡去。乃褫④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使自呼曰:“为民诬太守者视此!”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汝罪宜死,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乃释之。
博鸡者因告众曰:“是足以报使君未耶?”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博鸡者曰:“然。”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台臣弗为理。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注】①袁:袁州路,在今江西宜春一带。 ②臧氏之子: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指鲁平公宠臣臧仓,曾阻止平公见孟子。③嗛(xían):怀恨。 ④褫:剥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守自负年德,易之——易:看不起
B.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诚:果真
C.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数:责备
D.今姑贷汝——贷:借给
2.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博鸡者遨于市——师不必贤于弟子
B.为民诬太守者视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豪民气尽,以额叩地——以其无礼与晋,且贰于楚也
D.博鸡者因告众曰——相如因持璧却立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搏鸡者一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使性好斗,所以乡里侠者都瞧不起他。
B.袁州路长官施政,多有利民之举措,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然而他也因年龄大、品德好而自负,以至遭人陷害。
C.臧使者因为袁守的一句话,而不惜滥用权力,以报私怨,实属狠毒暴横之人。
D.搏鸡者能够成名,是因为他见义勇为,既惩治了豪民,又为袁守申冤,并使臧使者被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