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宿府①???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②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③。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写下的。②伶俜(pīng):流离失所。③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喻自己之入严府,任参谋一职,只是为了一家生活,勉强求得暂时的安居。
小题1:一二两联是如何来写清秋之景的,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结合三四两联,简要分析作者为何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的慨叹。(3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相关问题。
卜算子?旅雁
朱敦儒①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②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①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②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得短箭。
小题1: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6分)
小题2: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3、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A.词,又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盛行于宋,词按结构又可分成:小令、中调、长调。
B.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巩,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柳宗元、王安石八人的合称。八人在散文创作上皆有较高的文学成就。
C.六艺经传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中庸》六种经书。
D.《琵琶行》选自《白氏长庆集》是七言歌行体长篇抒情诗,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另有代表作《长恨歌》。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①思解愠,愿斫五弦琴②。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②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小题1:这首诗中的桐树具有怎么样的特点?(4分)
小题2:本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小题1:这首诗的颈联综合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结合颈联的具体内容进行赏析。(6分)
小题2: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全面分析诗中丰富的情感。(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