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2-07 18:26: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10分)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注1】钟山:南京中山门外紫金山。苍黄,同仓皇。
【注2】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此诗作于当日。
小题1:本诗中用典很多,试举出两例。(4分)

小题2:试分析“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句中的哲理。(8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洲。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小题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赞扬了友人????????、?????????的品格。(2分)
小题2:你认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句传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意境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长门怨(其一)
刘皂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注释:长门宫,冷宫的代名词;昭阳宫,泛指得宠官妃所居之处。
1.这首诗描写了长门宫里什么样的环境气氛?第三句中的“不学”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把“长门”与“昭阳”对照着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宫妃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帐夜
吴兆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家。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二十余年,此时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苹:草;笳:一种乐器。④北庭: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小题1:诗歌的颔联(第二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