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朝耕
袁中道
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过林滴水声,一天好雾露。
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 1.诗歌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整首诗来看,诗人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诗歌描写出一幅清新、美丽、自然的乡村晨景图。乡村的清晨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江月①??丹阳湖
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这首词作于1162年春,作者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时所作。此前三年,张孝祥曾两次遭罢官。
(1)上阕中“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略分析。
??????????????????????????????????????????????????????????????????????
??????????????????????????????????????????????????????????????????????
(2)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
??????????????????????????????????????????????????????????????????????
参考答案:(1)展现的是一幅宁静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作者驾舟荡漾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小题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5分)
小题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不能。“敌”有抵抗、承受之意,用“敌”字不仅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步骤①回答,步骤②),用“对”或其它词难以起到这种表达效果,答出效果;步骤③答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炼字题的三个步骤:析字+代入原句释句意,析效果+营造了什么意境(或者包含作者何种情感)
点评:炼字题一般有两种,直接点出诗句中的某个字,更多的是,要同学自己根据能力,去找出这个字。我们在解题时关注以下几种词(1)关注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多用拟人的手法?(2)关注丰富多彩的形容词(3)关注生动形象的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4)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炼句题要用鉴赏的形式分析其妙处及表达的思想。
小题2:试题分析:分析艺术手法三步骤:明确手法+所在诗句分析+表达情感(表现主旨)如果是描写,还要分析描写的特点。
点评:本题是一道表现手法类常见的题目。答题的范围和指向十分清楚,词作中的形象也很鲜明,李商隐又是我们很熟悉的大家,他的很多诗歌都是借景抒情,借以营造一种朦胧迷离的意境,抒发复杂而又深挚的情感。所以整体上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8分)
酒泉子?长忆观潮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小题1:这首词描写了钱江涌潮的壮丽景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词中的“弄潮儿”形象。(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间接描写:开头部分描写人们倾城而出,到钱江边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描写中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就是直接描绘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和行动,所以又叫正面描写。间接描写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写来映衬、烘托出所写人物,或通过别人的评述来描写人物,即以“烘云托月”的手法,来达到以“虚”写“实”的目的。所以间接描写又称侧面描写。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分析词中的“弄潮儿”形象,要结合诗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分析其英勇无畏、奋力拼搏的豪迈气概。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田园居(之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
本题解析:
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答题模式:1、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2、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抒发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