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四)
2017-02-07 19:26: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个字。(5分)
自钟嵘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做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参考答案:(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概括提炼)的能力。可先给选段按句子编号,再逐个句子进行归纳、提炼。朱光潜的评价共三句话。第一句总说陶渊明身上的隐逸与忠贞,第二句类比分析,将其具体化。第三句则提到了他的平凡、最近人情。将三个句子的中心意思合并起来,就是“最近人情”“隐逸”“忠贞”。再将其组合成一句话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本报北京4月28日电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今天宣布,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区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与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人口净增长量1.3亿相比,减少了约5600万人。十年人口数字的变化反映出,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控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挑战。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分,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4月29日头版,有删节)
  请从上述消息中,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角度提示:
  ①人口变化成绩方面的角度:“我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月8日,互联网上出现一篇题为《2010厦门马拉松,3小时以内作弊分析报告》(以下简称“网帖”)的帖子,指出今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场上,有多人因高考加分、运动员等级晋级等目的,采取作弊手段获得好名次。其中最夸张的是,6个人冲刺却带来11个参赛成绩。
  据组委会竞赛部负责人、厦门市体育局副局长何玺介绍,早在比赛刚刚结束之时,组委会就发现了存在个别违反竞赛规则和规程的行为。有的选手一个人佩戴两块甚至更多计时芯片,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以分发给每人一百元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对民工集体追索欠款,德隆建筑公司的这种做法也只能是扬汤止沸,对问题的解决是毫无帮助的。
B.当今传媒界,炒作成风、虚假成灾,在追名逐利甚嚣尘上的污浊氛围中,季羡林主动摘冠脱冕的高风亮节之举,犹如一束亮光,石破天惊,令人耳目一新。
C.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D.这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思考分析词语的大体意思,然后判定是否正确。A.扬扬止沸,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B.石破天惊: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C.左右为难: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不能用“最感”一词修饰D.牛刀小试: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占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________,________。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________,________,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________。“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
③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④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
⑤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A.②③①⑤④
B.③④①②⑤

C.③④②①⑤
D.③①②⑤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③句“前两者”承接前面的“贫二代”和“拼二代”,④句照应前面的“富二代”,①句紧接“误解”“偏见”转入改变对“富二代”看法之必要性,②句中“也”照应①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