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一)
2017-02-07 19:26: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影片的震撼力来自它深邃的立意、厚重的内涵、完美无缺的人物刻画和精到完整的舞台结构,来自它为人物所构设的悲剧命运的不可逆转性,这些共同构建了它的美学品位。
B.宋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在滁州任知州期间,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至今,关于欧阳修和他的《醉翁亭记》的报道还屡屡见诸于报端。
C.《立秋》是用传统创作方法反映地方文化的戏剧,它所蕴含的很深刻的一个意义就是要提醒现代人,我们的华夏五千年文明是令人骄傲的,它的文化积淀广博而深厚。
D.中国传统文化的“悲秋”情结延续了几千年,秋之肃杀与人之断肠总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而艺术作品,要有一个可以“组成本质的个别标志”来作为寄寓主题、情感。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的雕塑艺术主要是佛像,罗汉是尤为杰出的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宗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
①只觉得他们是一些人,至少比较接近人
②当然,他们也是会引起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的虔敬感的
③他们是介乎佛、菩萨和人之间的那么一种理想的化身
④罗汉表现了较多的生活气息,较多的人性
⑤我们看彩塑罗汉,不大感觉他们是上座部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
⑥不像三世佛那样超越了人性,只有佛性

A.③⑥④⑤①②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⑥⑤①③②
D.④③⑥⑤①②



3、语言运用题  【题文】在下面赞颂“无名英雄”比喻句的后边,再仿造两个比喻句,要求句式与前一句相同且与前一句构成排比(5分)。
例句:你(无名英雄)不是金秋的硕果,而是果树下的一方泥土;



4、阅读题  课内文言文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则思三驱以为度       认为
B.则思正身以黜恶       使自身端正
C.何必劳神苦思        不必
D.虽之以严刑        通“懂”,使……知道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无怒而滥刑
B.我见相如,必辱
物喜,不以己悲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C.恩加,则思无因以谬赏
D.将有作,思知止有安人
若属皆且为虏?????????????????????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小题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
C.大王来何操:拿,携带。
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再拜:第二次拜
小题4: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相四十里//沛公已
B.沛公不杯杓//不枚举

C.沛公在//衣食所,弗敢专也
D.道芷阳行//至军中
小题5:下列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则车骑//之坐上
B.乃令张良留//则与斗卮酒,哙拜

C.樊哙从良//因击沛公于
D.毋诸侯//交戟之卫士欲止不
小题6:下列各句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以口舌为劳徒:白白地
B.臣等不肖,请辞去不肖:没有才能
C.畏廉将军哉独:难道
D.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卒:最终



5、语言运用题  下图为“山东地震救援志愿者徽章”,请就其寓意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