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试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粗的“以”的不同用法。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有志矣,不随以止也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顺接连词,相当于“而”。
②连词,表因果关系,因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父韶,彭城大守。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谴系雄于狱。司隶钟会于狱中辟雄为都官从事,会死无人殡敛,雄迎丧而葬之。文帝召雄而责之曰:“往者王经之死,卿哭王经于东市,我不问也。今钟会躬为叛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尸,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阙。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帝甚悦,与谈宴而遣之。
累迁黄门侍郎。时吴奋、刘毅俱为侍中,同在门下,雄初不交言。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之好。雄不得已,乃诣毅,再拜曰:“向被诏命,君臣义绝,如何?”于是即去。帝闻而大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刘河内于臣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帝从之。
泰始中,累迁秦州刺史,假赤幢、曲盖、鼓吹,赐钱二十万。咸宁初,入为御史中丞,迁侍中,又出为征虏将军。太康初,为河南尹,赐爵关内侯。齐王攸将归,雄谏曰:“陛下子弟虽多,然有名望者少。齐王卧在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帝不纳。雄固谏忤旨,起而径出,遂以愤卒。(《晋书·卷二十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以少谴系雄于狱 少谴:少许怨言
B.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 相容:互相宽容
C.雄初不交言??交言:说话
D.古之君子进人以礼 进人:引荐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又以少谴系雄于狱 ②得复见将军于此
B.①齐王卧在京邑,所益实深??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C.①雄不得已,乃诣毅,再拜曰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①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②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向雄重义的一组是( )
①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②刘河内于臣不为戎首,亦已幸甚?③雄感义收葬,教亦无阙?④会死无人殡敛,雄迎丧而葬之?⑤齐王卧在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雄殡敛安葬钟会以后,文帝司马昭非常愤怒,欲以国法处罚他,向雄却说:“我为道义感化而殡敛他,法令在上面制定,教化在下面发扬,我没错。”
B.向雄任黄门侍郎时,因以前与吴奋、刘毅有旧怨,现在虽然在一个部门就职,仍然互不理睬,武帝知道后,下令向雄恢复君臣之间友好关系。
C.针对齐王打算回到封国之事,向雄多次极力向皇帝进谏阻止,皇帝不但没有采纳向雄的建议,而且还把他贬出京城,后来向雄因此郁闷而死。
D.泰始中,皇帝赐钱二十万给向雄。咸宁初年,向雄进入朝廷担任御史中丞,后来又升为侍中,随后又调出京城担任征虏将军。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昔者先王掩骼埋尸,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 A.
4?
本题解析:
1?B(此句中“相容”应理解为“宽容你”,其中“相”在句中根据上下文义,不能理解成“互相”,在此句中应是偏指一方的代词,解释为“你”。)
2?D(A.都是介词,解释为“在”;B.都是代词,解释为“……的”;C.都是数词,解释为“两次”;D.①连词,“又”,②副词,“已经”。)
3? A.(第②句说明向雄耿直地说出对刘毅的厌恶之情,第⑤句是提醒皇上提高警惕。)
4? C(“而且还把他贬出京城”原文无此信息,“帝不纳。雄固谏忤旨”,“不纳”、“忤旨”意指“触犯了皇帝”,并没有说“把他贬出京城”。)
5 (1)殿下如果仇视他的尸骨把它弃在荒野,成为将来仁人贤士的口实,不也太令人惋惜了吗?”
(2)过去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仁德润泽朽骨,当时难道先评价他们的功过而后再埋葬那些尸骨吗!
附译文: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父亲向韶,是彭城太守。向雄刚做官就担任郡中主簿,给太守王经做事。等王经死后,向雄哭得很伤心,全市人都为他悲伤。后任太守刘毅曾经无故鞭打向雄,等到吴奋代替刘毅担任太守,又因少许怨言把向雄关进监狱。司隶钟会把向雄从监狱中征召出来当都官从事,钟会死后无人殡敛下葬,向雄迎丧并安葬了他。文帝司马昭召见向雄并责备他说:“以前王经死了,你在东市哭他,我不问罪。现在钟会自己成为叛党逆贼,你又收敛安葬他,我如果再宽容你,将把王法放在哪里!”向雄说:“过去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仁德润泽朽骨,当时难道先评价他们的功过而后再埋葬那些尸骨吗!现在刑法已执行,按照法律已经处理了钟会。我被道义感化而收葬他,道义教化我这样做没有错。法令在上面制定,教化在下面发扬,为什么一定要让我陷于违生背死常理的地步呢!殿下如果仇视他的尸骨把它弃在荒野,成为将来仁人贤士的口实,不也太令人惋惜了吗?”皇帝非常高兴,与他谈论宴饮后才让他回去。
多次升职后担任黄门侍郎。当时吴奋、刘毅都是侍中,一同在宫廷门下,向雄起初不与他们说话。武帝听说这事以后,下令向雄应恢复君臣的友好关系。向雄迫不得已,便到刘毅家中,拜两次后说:“刚才接受了诏命,君臣之义就算了结了,如何?”说完便离去。皇帝听说后大怒,责问向雄说:“我让你恢复君臣之间的友好关系,你为什么故意绝交?”向雄说:“古代的君子用礼义引荐人,用礼义摒退人;现在引荐人如同把人放在膝盖上,摒退人如同把人推入深渊。刘毅不成为我的敌人,已经是很万幸的了,又怎么能恢复君臣之间的友好关系呢!”皇帝同意了他的观点。
泰始年间,多次升迁为秦州刺史,赐给他红色旗帜、曲柄伞、鼓吹等仪仗,赏赐他二十万钱。咸宁初年,入朝担任御史中丞,又升为待中,随后又出京担任征虏将军。太康初年,任河南尹,赐爵关内侯。齐王司马攸打算回到封国,向雄向皇帝进谏说:“陛下虽然子弟不少,然而有名望的人却很少。齐王司马攸守在京城,获益的确很多,不可不思量。”皇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向雄极力进谏,违背了皇帝的心意,向雄自己就离开了宫殿,后因愤懑而死。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小题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菌不知晦朔(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毛发,文中指草木)
C.此亦飞之至也(最高限度)
D.而御六气之辩(通“辨”,区别)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小年不及大年
B.众人匹之
C.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D.虽然,犹有未树也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B.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C.夫列子御风而行
D.奚以知其然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去以六月息者也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8分)
(1)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4分)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辩:通“变”。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古今同义。B:“众人”今指“大家。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此处意为“一般人”;C:“羊角”此处意为“旋风。”;今表羊的角D:虽然,此处意为“虽然这样”。今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小题3:
试题分析:A:介词,对于/介词,比;B:表递进关系,况且/副词,将要;C:表修饰/表承接? D:均是“凭借”的意思。
小题4:
试题分析:(1)注意以下得分点的翻译,行,品行。 比,合。 而:能,能力。 征,信,这里作取信解。
(2)举:“全”, 加:“更加”?,劝:“奋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每小题3分)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事继母以孝闻。睿内兄王憕、姨弟杜恽,并乡里有盛名。伯父祖征谓睿曰:“汝自谓何如憕、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后东宫建,迁太子右卫率,出为辅国将军。四年,王师北伐,诏睿都督众军。睿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睿巡行围栅①,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诸将皆曰:“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睿曰:“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众犹迟疑,睿指其节曰:“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睿之法,不可犯也。”乃进兵。士皆殊死战,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
睿于故旧,无所遗惜,士大夫年七十以上者,多与假板②县令,乡里甚怀之。十五年,拜表致仕,优诏不许。十七年,征散骑常侍、护军将军,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居朝廷,恂恂未尝忤视,高祖甚礼敬之。性慈爱,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历官所得禄赐,皆散之亲故,家无余财。后为护军,居家无事,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画之于壁以自玩。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第三子棱,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睿每坐,棱使说书,其所发摘,棱犹弗之逮也。高祖方锐意释氏③,天下咸从风而化。睿位居大臣,不欲与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选自《梁书》卷十二列传第六,有删节)
注:①栅:营寨。②假板:未经朝廷而对低级官吏进行任命,受任命者称假板官。③释氏:佛教。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五年,拜表致仕致仕:退休
B.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向:刚才
C.多与假板县令,乡里甚怀之怀:怀恨,不满
D.汝自谓何如憕、恽谓:认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下咸从风而化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B.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画之于壁以自玩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
C.其所发摘,棱犹弗之逮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青,取之于蓝
小题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5分)
(2)睿指其节曰:“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睿之法,不可犯也。” (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C
小题2:C
小题3:?(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怀”是“思念”的意思。完成此类题目,简单的办法是代入法和排除法,先将试题所给的各个选项的意思带入原句,然后根据语境和自己的积累进行比较排除,最后得出最后结论。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B项“因”:副词,于是/介词,趁机 。C项“所”: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D项“于”:介词,对于/介词,从。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最简单的办法是“连”和“猜”。县根据语境,结合自己的积累,把要翻译的句子的意思串联起来,自己暂时不懂得可以先放过,然后依据上下文,把不很懂得的词的意思猜一下。
【参考译文】
韦睿,字怀文,是京兆杜陵人。侍奉继母因为孝顺而闻名。韦睿的内兄王憕,姨弟杜恽,一起在乡里有好的名声。伯父祖征对韦睿说:“你自己认为有什么比得上憕、恽的?”睿谦虚不敢回答。祖征说:“你的文章比起他们来或许略为逊色,但学识应当超过他们。在参与国家大事。为国建功立业方面,他们都比不上你啊。”
后来东宫建立了,升做太子右卫率一职,出任做了辅国将军。四年,王师向北讨伐,诏告睿统帅众军。韦睿派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打魏小岘城,没能获取。睿巡视行走到营寨,魏城中忽然出来几百人陈列于门外,韦睿想攻击他们,各将士们都说:“我们刚刚都是轻装而来,没有作战的准备,等我们回去穿上盔甲后,才能够向他们进攻。”韦睿说:“不这样。魏城中有二千多人,关闭城门坚守着,完全可以自己保护(自己),没有理由在外面出来进去的,一定是勇猛的战士,如果能挫败他们,这城就能攻下了。”大家犹豫迟疑了。韦睿指着朝廷的符节说:“朝廷交给我(符节)不是拿来装饰用的,我的军法是不可违背的。”于是进攻。战士们都拼死作战,魏军果然败兵逃跑,因为快速攻城,半夜就攻下城来。
韦睿对于故交旧友,毫不吝惜。士大夫七十岁以上的人,大多数被韦睿授予假板县令,乡里人对他都很思念。十五年,韦睿上书恳请退休,皇帝下诏不允许。十七年,做了散兵常侍,护军将军,授予了锣鼓,吹号各一个,进入了直殿省。在朝廷中,韦睿诚实、恭敬从来不曾忤逆皇上,高祖很是礼待、敬仰他。(韦睿)性情慈爱,韦睿抚养哥哥的独生子比对自己的孩子还尽心。他历任官员所得到的福禄赏赐,都发给亲戚故友,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后来做了护军,在家没有事情,仰慕万石,陆贾的为人,于是在墙上画下他们的想象,自己的欣赏。韦睿那时已经老了,空闲的日子仍然检查每个孩子的学习,三儿子棱,尤其通晓经史,人称他知识广博,韦睿天天坐着,让韦棱讲解书,韦睿所发表的见解,韦棱自己认为赶不上父亲。高祖开始意志坚决于佛教,天下人都跟随这风气而变化,韦睿身居要职,却不愿跟随世俗之风,他的行为大致和往常一样。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