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独不见???唐·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①北音书断,丹凤城②南秋夜长。谁知含愁独不见,使妾明月照流黄③!
①白狼河:白狼河,今辽宁境内大陵河。②丹凤城:指长安。③流黄:古时女子居室的帏帐。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小题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一位长安少妇在寒砧声声、落叶萧萧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寒砧声声,秋叶萧萧,叫卢家少妇如何入眠呢!更有那一轮恼人的明月,竟也来凑趣,透过窗纱把流黄帏帐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给人愁上添愁。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的思念忧愁。寄寓了诗人对因战争而失去和平安宁生活的人们的深切同情。
点评:鉴赏诗歌的形象,一定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这首诗中,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的思念忧愁,再加上一轮明月,一位长安在寒砧声声、落叶萧萧的秋夜因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而夜不能寐的孤独愁苦的少妇形象就跃然纸上。
小题2:试题分析:这两联都在写景,因此表现手法就是借景抒情;另一方面,一边是丈夫在白狼河北音书断绝,一边是少妇于长安城内彻夜牵念,两者形成对比。
点评: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诗歌中,诗人写景,往往渗透者作者的情感。从表达技巧来看,这就是借景抒情。今后,可以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式,诗歌中写景了,它的表达技巧就是借景抒情。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早春风中、月色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采桑子·彭浪矶①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①:这首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
词的上片和下片在感情抒发上各具特点,试分别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上片侧重记事抒情。词人独驾扁舟,避乱江南,如同失群旅雁和孤零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小题。(7分)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柳宗元21岁入仕,一生26年的仕宦生涯竟有16年遭贬谪流放。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
小题1: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早梅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3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一个“发”字,写出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柳宗元也正是这样,在《早梅》诗中借对梅花在严霜寒风中早早开放的风姿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全诗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咏物,后四句抒怀。“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起笔不凡,笔势突兀。早梅与别的花卉不同,在万物沉寂的寒冬绽开了花蕾,一个“发”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其背景高远广阔的碧蓝的天空,不仅映衬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而“发高树”的“高”字借实写虚,暗寓诗人不苟合流俗行高于时人。“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紧承开头两句写梅花开放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赞颂了梅花傲视霜雪的不屈品格。早梅所处环境的“朔吹”、“繁霜”实际上正是柳宗元遭遇的政治环境的缩影。“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到边远落后 南荒之地,过着囚徒般的日子,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面对腐朽势力连连不断的打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怀抱坚定的自信。
小题2:
试题分析:作者目睹可歌可敬的梅花想起了远方的亲友,于是借物抒怀:“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前两句由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吏,寄与 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翻出,但意致不同。陆诗洒脱,柳诗沉郁,这是因为柳宗元作诗的情境与陆凯不同。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罪谤交织,群疑当 道,”“故旧大臣”已不敢和他通音讯,在寂寞和孤独中艰难度日的柳宗元是多么思念亲友们啊!于是想到折梅相送,可亲友们远在万里之外,是根本无法送到的。 这里除了地理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他作为一个“羁囚”不能连累了亲友,更何况“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从梅的早开早落联想到自己的身 世,自己的境遇,怎么不忧,怎么不心急如焚呢?正因为忧其早开早落,所以柳宗元也是在自我勉励,自我鞭策。事实上在永州虽然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自强 不息,把“闲居”的时间用在访求图书,认真研读和对自己前半生实践的总结上,奋笔疾书,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建树,在文学上取得了光辉成就。这就是他对亲友 的告慰。“欲为万里赠”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复杂的,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平和“辅时及物”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小题1: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5分)
小题2: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6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