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2-07 20:12: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写 情  
李 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两首诗都写到“明月”,那么两首诗所运用的表达技法和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试结合两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表达技法不同,李白诗赋予“明月”以灵性,借“明月”寄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与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送李端??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蝶恋花(送祐之弟) 辛弃疾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逢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1) 两首诗词中写一个“孤”字,其内涵与作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试加以简要分析。(3分)
(2) 两首诗词最后两句都直抒胸臆,但所抒之情与写法上均有区别,试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1)答:相同:均写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寂寞。(1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蜀道难》一诗中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这主要表现在

[???? ]

A.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像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诗人的情感气质。
B.诗人感情奔放,想像奇特,把蜀道比作神仙、上帝,让人望而生畏。
C.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使诗情迷离恍惚。
D.透过诗中所描写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1)诗的中间两联从哪些方面写出了与东吴生离乱中相遇的辛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以“泪”始、以“笑”结,请简要分析其含义及表达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颔联写“花”与“酒”,颈联写“贫”与“贵”。诗人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①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次年王维即在张九龄的荐举下结束隐居,出任右拾遗。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闭关:佛家闭门静修。
1.请简要分析颔联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前两联、颈联、尾联,所透露出来的情感有着细微的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拟人。②这两句以“如”和“相与还”赋予“流水”和“暮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