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杏花春雨江南。
B.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菩萨蛮
张孝祥
玉龙【注】细点三更月,庭花影下余残雪。寒色到书帏,有人清梦迷。
墙西歌吹好,烛暖香闺小。多病怯杯觞,不禁冬夜长。 【注】玉龙,传说中的神龙,诗文中常常代指飞雪。这里指龙形的漏壶,即刻漏、滴漏,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
1.词的前两句创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在艺术上的突出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选出对下边这首宋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A.上阕是说,钱塘江两岸的吴山和越山青翠无比,它们虽然也在相互迎送,但怎能真正了解离别人内心的万般滋味啊!
D.古代民间男女定情,常用香罗带打一个“心”状结送给对方作信物。“结未成”,说明他们的爱情横遭不幸,成为悲剧。
C.“江头潮已平”,意味着情郎该动身起航了,女主人公将目送情郎随帆远去,正如李白所说的,将是“惟见长江天际流”了。
D.这首词以写景开篇,两“青”对举,表现出吴越一带秀丽的风光;又以写景作结,创造出一片空茫的令人惆怅的境界。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水仙子
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题文1】诗中的“孤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4分)
【题文2】赏析结尾句“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的妙处。(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小题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5分)
小题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