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三)
2017-02-11 00:51: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樊於期偏袒扼腕进日??? ②秦主必喜善见臣
B.①而燕国陵之耻除矣???  ②设九宾,燕使者咸阳宫
C.①仆所以留,待吾客与俱? ②事所以不成,乃欲以生劫之
D.①遂拔击荆轲,断其左股? ②不及召下兵,故荆轲逐秦王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选择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
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师,以讨李继迁之叛,而武康公①出夏州。当是时,公为西头供奉官而在武康之侧,年十七,自护②兵当前,所俘斩及得马羊,功为多。及归,公又请殿将。至隘,公以为:“归之至隘而争先,必乱;乱而继迁薄我,必败。”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而阵。武康为公令于军曰:“至阵而乱行者,斩!”公亦令曰:“至吾阵而乱行者,吾亦如公令!”至阵,士卒帖③然,以此行而武康公亦为之按辔④。继迁兵相随属,左右皆望公,莫敢近。于是武康公叹曰:“王氏有儿矣!”
明道元年,除福州观察使。军人挟内诏,求为军吏。公争曰:“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且军吏不可使求而得,得则军人必大受其侵。”明肃太后固使与之,公固不奉诏。已而太后亦寤,卒听公。于是天子心贤公,遂以公检校太保、签署枢密院事。公固辞:“武人不学,不足以当大任。”
始,人或以公威名闻天下,而状貌奇伟,疑非人臣之相。御史中丞孔道辅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天子不得已,以公为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赴本镇,赐手诏慰遣。或闻孔道辅死,以告曰:“是尝害公者,今死矣。”公愀然曰:“孔中丞岂害某者乎?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惜乎朝廷无一忠臣。”
嘉佑九年,进封鲁国公。明年二月辛未,公以疾薨。
公忠实乐易,与人不疑,不诘小过,望之毅然有不可犯之色。及就之,温如也。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而所得禄赐,多散之亲党。善治军旅,宽仁爱士卒,士卒乐为之用。与士大夫游,士大夫亦多服其度,以为莫能窥也。
(选自王安石《临川文集》,有删节)
【注】①武康公:王德用之父王超,谥武康。②护:统率。③帖:安定,顺从。④按辔:扣紧马缰缓行。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
拔剑切啖之
B.武康为公令
不求闻达诸侯
C.而所得禄赐,多散亲党
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惜朝廷无一忠臣
百姓之谓我爱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王德用“善治军旅”和“坦荡无私”的一组是(    )
A.至阵,士卒帖然
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
B.及归,公又请殿将
与人不疑,不诘小过
C.至阵而乱行者,斩
武人不学,不足以当大任
D.左右皆望公,莫敢近
士大夫亦多服其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年时代的王德用即在父亲麾下统军杀敌,立下诸多战功;他统率军队军纪严明,
整肃有序,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因而得到父亲的由衷赞赏。
B.王德用治军用人坚持原则,刚直不阿,他拒绝执行明肃太后为人谋求军职的诏命,最终赢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赞赏,受到天子的重用。
C.由于御史中丞孔道辅的建议,王德用被天子外放为地方官。但是当孔道辅去世时,他反而感伤朝廷失去了一位忠臣,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襟。
D.王德用为人宽厚忠实,淡泊名利,平和处世,得到广泛爱戴。文章运用生动的叙述描写,多角度地展现了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3分)
(2)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4分)
(3)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3分)



3、填空题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此人可见,不可屈致也(????) ??
富者其亲戚(????) ??
乃谢客车(????) ??
瞬息可(????) ??
然赢欲公子之名(????) ??
连辟公府不(????) ??
陈力列,不能者止(????)



4、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B.群俊秀
C.大块假我以文章
D.我有亲父兄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攻之先。”竞不肯施行。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浚道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均乃下书日:“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于是遂绝。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闲乞还者数个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顾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杜尉。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数化大行。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固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戎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建初元年,卒于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求人可使报秦者
B.帝使中黄门慰问,固留养疾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C.在郡五年,坐法免官。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D.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宋均十五岁时继承父亲任郎官,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因此做官后得罪了很多人。
B.宋均调任辰阳做官时,反对迷信,杜绝一切过分的祭祀鬼神活动;任上蔡令时体谅百姓丧葬奢侈是因为不懂礼仪,不执行朝廷严厉惩罚的政令。
C.宋均任九江太守时,认为虎豹鼋鼍所以为害,在于未能善待它们,设置槛阱滥加捕捉,反而给百姓带来灾难;他提出解决措施是撤除槛阱,免除不合理的赋税。
D.尽管宋均曾经触犯法律,但仍然深受皇帝赏识。他任地方官有治绩,在尚书令任上又正直敢言,虽然多次请求辞职,,皇帝仍然优厚待遇,委以重任。
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
(2)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



Tags:高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