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3-02 20:29: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邻居说我弱智??刘志坚
①我搬来新居后,因住地和电话的变动,为了联系方便,就重新印了名片。我这人不善交游,很少出门。只在写到深夜时,才下楼去吃夜宵。所以搬来这大院有些日子了,左右邻居,却一个也不熟悉。想到“远亲不如近邻”的古训,认为自己应主动搞好邻里关系。何不送上一张名片,有个什么事,也请关照一声。
  ② 我记得刚搬进来那天,邻居好奇,问我在哪儿发财。我说我不发财,就在家里涂鸦。他们问我涂鸦是什么,赚钱么?我想,涂鸦是对自己写作的谦虚,他们不懂就算了。就实话实说:不赚钱。他们就问:不赚钱,还涂什么鸦?我无言可对。就有人低语:是个无业游民吧?随后,大家用警惕的眼神扫了我两眼,散去了。
  ③ 这下好了,明片上写得清楚,姓名,房号,电话,职业是自由撰稿人。背面还写了市作协会员,市作协主席。虽然这些,无人重视,但我没别的头衔啊。
  ④我选在傍晚下班时,挨家挨户地敲门,一家家地去送名片。
  ⑤名片即传单,人们见多了就烦。有人接过名片,问我什么意思?我说,没意思,我是你邻居了,来认个门,请多关照。对方冷冷地说:我当你是送财神菩萨的。有的面对我递上的名片,当成烫山芋,用手挡住:不用不用,还问我是不是搞传销的。还有些人不肯开门。我说,我是新来的邻居,就住你楼上。他们打开铁门,隔着栅栏答话。接过名片,扫了一眼,就一脸疑惑地说:你这姓名是真的还是假的?一转身,铁门就啪地在我身后关上了。还扔下一句:吃饱了饭撑的。
  ⑥那天下午,我从邮局取款回来,在传达室门外擦鞋。只听到有个大嗓门在喊谢师傅:老谢,新来的那个游民,你注意了没有?谢师傅说:他不上班,只每晚出去一趟。大嗓门说,这就对了,这号人獐头鼠目,昼伏夜出,埋头走路,低声说话。称自己是自由人,八成是三只手。昨天借口送名片,估计是在踩点。谢师傅嘿嘿地笑了两声:不会吧,就算是这种人,兔子不吃窝边草,哪能哩。
  ⑦我听到这里,大吃一惊,这不是在说我吗?我送名片,我深夜出门,就是小偷?难怪有人看我的眼神,总是怪怪的。我气得很想冲进传达室,揍他们一顿。但一想,身正不怕影子斜。可是,我凭什么要受这窝囊气,为了荣誉,必须消除影响。怎么消除呢?开个大会,我没那权力;写个声明,说自己不是三只手,谁又相信?想来想去,只有一家家上门,对他们说清楚,可怎么开口说呢?干脆,给每户送本书吧。一来说明自己是写文章的文化人,二来书中有自己照片,还有自传,也足以说明我的真实身份。
  ⑧又是黄昏时候,我抱着自己出版的新书,挨家挨户地分送。没想到送书,也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我首先敲开了对面赵家的铁门,老赵见我抱着一摞书,就说:没错,你真是搞推销的。我忙说:我不是推销,这是我自己出的书,本院的人都送。也送你一本,请多指教。他没接书,只吃惊地说:啊,你是送书?我们院里,住的不是股民,就是赌民,还有彩民和生意人。只讲赢钱,赢利,最怕输了。你给人家送输(书),是在诅咒别人,还是弱智?说罢,哐当一声,铁门关上了。
  ⑨我立在楼道里,愕然木然,再也没有勇气敲别人的门了。百无一用是书生,深刻啊。
小题1: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在内容上却有多处照应,使文章结构显得十分严谨,也体现了作
者构思的巧妙。
B.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方法来叙述故事,可使作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比较自由灵活
地反映生活。
C.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我”的情感态度,有被理解的渴望,有愤怒,有无奈,也有对庸俗世
风的批判。
D.本文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采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等多种手法。
小题2:文章第⑤段详写邻居们对“我”送名片的各种各样的态度,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小题3:文章所写的“邻居”是一个群体形象,试分析概括这一群体形象的特点。(6分)
小题4:文章最后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深刻啊!”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
理解;并根据你的理解,写出“我”想对“邻居”们说的心里话。(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D
小题1:①突出表现了人与人之间


本题解析:
小题1:B“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较自由灵活”是第三人称写作的好处;D文中没有肖像描写,第⑥段中“这号人獐头鼠目”是“大嗓门”对“我”的丑化,并非对“我”的肖像描写
小题1:详写邻居们对“我”送名片的各种各样的态度,是为了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同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小题1:“邻居”这一个群体形象,群体形象是社会环境的反应。
小题1:第一问4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第二问2分,能从冷漠与善意或物质与文化方面谈,合情合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叶的骨骼???筱敏
(1)这是一个陈旧的比喻:树。
(2)我们生活的城市,已经很少有东西能与人的生命本质相关或者相似,所幸还可以看见树。我非常喜欢林子里蒸腾着潮气的老树和幼树,喜欢高崖上兀立挺拔,成为某种标志的松树和柏树,喜欢在田边村头,洒些许古老的荫翳的榆树或槐树。但还有一种树,因为时常面对,它们进入我的感觉则更深一些,那是在城市的逼仄中仍然不死的树,它们大多营养不良,而且时常被粗暴地修剪。
(3)等待一棵树的长成需要时间,等待一个诗人的长成也同样如此。这种时间不能以流水线上的计件标准来计算,甚至沙漏也不行,这种时间是看不见的。
(4)一棵树只长它的遗传密码注定了的那种叶子,同样,一个诗人只按照他心灵的质地写诗。风,雨,虫灾,干旱,斧斫痕,工业废气……可以使某一季的叶子肥硕或者枯瘦,使其些叶子残缺,畸形,从而被认为丑陋或被认为病态美,但其本质的构成是不变的。无论如何,松针不可能像垂柳那样倒挂下来,让悬岩上的风看起来柔软。
(5)是的,诗的生长,告诉我们的正是这样一些很朴素的事情。因为心灵的感知方式是很朴素的,创造的使命也是很朴素的,就像在燧石上敲击出火花,就像叶子在枝头萌生伸展。我怕读那些很华美很玄妙的诗论,因为在那样浓重的烟霭里,一棵树很难呼吸。当然,我承认那里有许多智慧,但我不承认智慧可以成为诗的本质
(6)事实上,我们肯定会遇上秋风的季节,满树繁茂一夜之间被扫落净尽;我们生活的时代也总会过去,我们的青春也总会消逝。那些曾经与阳光和月光都靠得很近的叶子是无力抗辩的,泥土自然会融解它们。幸运的诗人会有一两片叶子恰好被岩层选择了,这未必是那棵树上长得最漂亮的叶子,更未必是那片森林中最出色的叶子,但恰好它飘落在被选择的位置,便有可能被岩层拓印下来,从而有可能成为记载某个时代的化石。
(7)被选择或被遗弃,这很偶然,也很无理。但我所知道的一个事实是:有一些叶子即使适时地落到最有利的位置,也并不一定会在岩层上留下痕迹,比如那些滤去水分便没有自己的形状的叶子;而最终被保留下来的,必然是有骨骼的。我们所见过的树叶化石,总是叶脉清晰,甚至比翠绿多汁的时节更清晰,这是树叶的骨骼,历经了漫长的岁月最终使它显现出来。凭藉这骨骼,我们便能感知叶子生动的姿态,感知远古的诗人心灵的本色。
(8)我想,我已经学会了穿越时光的触摸。触摸中,我终于明白,诗是一个这样的事实,而是否倾泻在纸上倒并不是一件最重要的事。??(选自《成年礼》,有改动)
1.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在文中,作者对各种树都心存爱意,因为树与人一样,是有生命的。
B.在作者看来,松树能使悬岩上的风由强劲变得柔软,皆因枝叶的本质使然。
C.在文中,有些语句的表述含蓄而深沉,如“在那样浓重的烟霭里,一棵树很难呼吸”等,耐人寻味。
D.秋风中尽管有的叶子被扫落,也有一些叶子被选择。在作者看来,我们应该更加乐观地看待生命中的种种不幸。
E. 文中作者含情脉脉地写树、写叶,其实别有寄托,这种写法增强了文章的思想容量和艺术表现力。
2. 请结合文章,解释第(5)段画线语句的含义。(4分)
答:①“这样一些很朴素的事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的本质”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片叶子,最终能成为“记载某个时代的化石”,所必需的条件有哪些?(列举)(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篇文章的标题为“叶的骨骼”,开篇为“这是一个陈旧的比喻:树。”综观全文,请说说“树”“叶”“骨骼”这三个词语的深层含义,并简要分析这种手法的运用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6分)
答:①“树”指____????????__;“叶”指____???????__;“骨骼”指____?????____,
②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4分)[B][D](每项2分)
2.


本题解析:
1.无
2.无
3.无
4.无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余光中的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 style="WIDTH: 227px; HEIGHT: 333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227" align="center">??????????????????? 戏李白
你曾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阴山动
龙门开
而今反从你的句中来
惊涛与豪笑
万里涛涛入海
那轰动匡卢的大瀑布
无中生有
不止不休
黄河西来 大江东去
此外五千年都已沉寂
有一条黄河 你已够热闹的了
大江 就让给苏家那乡弟吧
天下二分
都归了蜀人
你踞龙门
他领赤壁
(1)分析说明诗中意象的特点。
?????????????????????????????????????????????????????????????????????????????????????????????
(2)诗的标题为“戏李白”,这“戏”字上包含了作者什么情感??
?????????????????????????????????????????????????????????????????????????????????????????????


参考答案:(1)黄河、天上、阴山、龙门、瀑布、大江等雄奇壮美的意象组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红楼梦》七十一回名叫“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这里的“鸳鸯女” 是谁?“鸳鸯”又是谁?“鸳鸯”能够私自幽会与本章前面的什么情节相互照应?


参考答案:
“鸳鸯女”指贾母身边的丫环鸳鸯,“鸳鸯”指迎春的丫环


本题解析:考查对作品构思的故事情节及其作用的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击剑被视为欧洲的传统体育项目。从斯巴达克思的角斗,到中巨纪的风流骑士,都把击剑当作一门格斗技术。此后火器取代了冷兵器,击剑仍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在欧洲巨代相衍。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击剑(   )。
A.是一种传统的体育项目
B.历史悠久
C.是欧洲的传统体育项目
D.是一门格斗技术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