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2 21:15: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舟(jí)马(nǔ)袅娜(niǎo nuó)流(qì)
B.奢(mí)参(cī) 细(xiān)幽(bì)
C.船(zhào)时(shà)旌(huī)(pǎi)击炮
D.龙(jiāo )(xiù)独(chù)蛮(hèng)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 A马(nǔ),读音错误,驽,为生僻字,应读马(nú),故排除A; B幽(bì),读音错误,作“偏,距离中心地区远的”应读pì,故排除B;D独(chǔ),处,为多音字,做动词时,应读chǔ,故排除D;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她喜欢这座         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         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         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
A.相信沉醉既然顶礼膜拜
B.自信沉溺即使诚心诚意
C.坚信沉浸尽管三步一叩
D.确信沉迷虽然毕恭毕敬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结合语境选择近义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必须了解所提供词语的词义、词
性、程度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必须抓住同义词或近义词的不同语素的意义区别,必须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辨别筛选,还应注意关联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正确理解为,“坚信”是坚决相信,毫无疑问的意思。“确信”是确实地相信。“沉醉”是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沉溺”是无节制地沉湎或放纵。“沉浸”是多比喻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沉迷”是深深地迷惑或迷恋某事物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分沧桑通情达理平心而论
B.安详脉搏巨星陨落珠光宝器
C.做揖松弛委曲求全绿草如茵
D.寥落魅丽突如奇来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珠光宝气??作揖??魅力?突如其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讴歌 闻过饰非 两全其美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B.惦记艺术品位穿凿附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C.凑合壁立千仞感恩戴德城门失火,泱及池鱼
D.中第利令智昏莫名其妙螳螂捕蝉,黄鹊在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闻—文;C.泱—殃;D.鹊—雀。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不少学校在某些景点、设施上分别写上一句简短整齐有一定文采的标语,以对师生起到告诫、劝勉、激励、怡情等作用。请根据示例,仿写两个句子。注意切合对象的特点,有意蕴,各不超过18个字。(6分)
【示例】读书亭:入亭无杂念,开卷有书声。
(1)蓄水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翠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蓄水池:只有先充实自己,才能服务于别人。(3分)
翠竹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