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
本题解析:(1)“戎马”,指战事。“关山北”,指祖国北方。这一年吐蕃重兵屡次侵犯西北,朝廷派郭子仪率兵五万在奉天(今陕西省乾县)防守。“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但国家仍不安宁。作为伟大诗人的杜甫,他怎能只陷在个人的悲苦之中呢?又如何能忘却国家安危和人民疾苦的大事呢?“戎马关山北”,这就是指这件大事。平生忧国忧民的诗人,想到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灾难,在岳阳楼上凭轩倚栏,潸然泪下。
(2) 诗人以巨笔从吴、楚两国的幅员辽阔的地理位置着眼,由乾坤宇宙漫无边际的空间落笔,把洞庭湖的开阔宏伟壮观的气象,一览无余地描绘了出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两首诗使用的物象、表达技巧有什么异同?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这两首诗都使用了明月、笛声等物象。第一首还有回乐峰、受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诗歌鉴赏(7分)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1.西京:长安。
2.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3.凤阙: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4.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
??5.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小题1: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做简要分析(3分)
小题2:第三联描写战斗的情景,诗人是从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的?试做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三个动词三幅情景图。照写出敌军入侵之急,激起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辞”写出辞别朝廷,告别家人的情景,义无反顾的奔赴前线。铁骑绕龙城,“绕”写出围困入侵军队,激战就在眼前的壮观场面,体现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点评: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解答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小题2:试题分析:“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考点:
点评: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解答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取得了什么艺术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立,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出峡,先是漂泊湖北,后转徙湖南,大历四年正月由岳州到潭州。写此诗时,已是第二年的春天了,诗人仍留滞潭州,以舟为家。
(1)本诗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本诗与刘禹锡的《乌衣巷》都写到了燕子,燕子的形象在两诗中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颈联以燕子自比,借燕言情,借燕抒怀:表达了诗人凄楚,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默写下列古诗文
①千呼万唤始出来,????????????????????????。
????????????????????????,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②??????????????????????,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证?季氏》)
③历览前贤国与家,??????????????????????。(李商隐《咏史》)
④新松恨不高千尺,????????????????。(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⑤??????????????????????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
参考答案:①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②不患寡而患不均?③成由勤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