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放言五首(其三)注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写了五首《放言》诗表达自己的心情。后来,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贬官途中,写下五首《放言五酋》奉和。
1.“赠君一法决狐疑”中的“一法”具体是指什么方法?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诗的颈联,简析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是指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而不能只根据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7分)
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①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
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①活计:生计,谋生的手段。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阕表现出一个怎样的渔父形象?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分)
小题2:结合作品简析下阕“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二句表现出的意境。(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摇首出红尘”,示其超脱;“醒醉更无时节”,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
小题2: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意境鉴赏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11分)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小题1:你认为这首诗主要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创造清幽意境的?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主人公什么样的感情?又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借助以动衬静创造清幽意境。(2分)“丁丁漏水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秋逼暗虫通夕响”以动衬静。
小题2: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征衣未寄莫飞霜” 抒发了诗主人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春兴
唐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此诗构思巧妙,笔触灵动,把乡情乡梦写得真实可感,有无限情趣,耐人寻味。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前两句写景。暮春时节,嫩柳变绿,细雨中残花落尽,疏朗的枝头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赏析。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梦元九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1)这两首诗都有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诗与元诗都写了梦,但在写法却截然不同,试分析二者的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白诗写晨风寄寓凄凉之情,写通川、湓水极言友情被隔断的痛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