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田园居五首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点名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这首诗歌在语言和?结构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守拙归园田 。
2.语言上的特点: 语言朴实。诗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8分)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①北音书断,丹凤城②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③。
【注】①白狼河,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②丹凤城,指京城长安。③流黄,古时女子居室的帏帐。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小题2:这首诗的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描写了一位长安少妇在寒砧声声、落叶萧萧的秋夜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在感悟诗歌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可根据诗歌中的关键词来分析。“少妇”点明了人物身份;“海燕双栖”既写出了屋内的荒芜,又衬托了少妇的孤独寂寞;“寒砧催木叶”渲染了凄凉气氛;“十年征戍忆辽阳”直抒胸臆,表现了少妇思念自己远在边塞戍边的丈夫;“书断”指书信中断;“秋夜长”点出了少妇夜无眠的情景;“愁”字直接抒发内心的愁苦。把对这些关键词的分析进行概括即可得出诗歌描写的情景。从诗歌所描写的少妇的遭遇及渲染的凄凉气氛可知,少妇的遭遇是因为战争而失去和平带来的,由此可知作者对以少妇为代表的人们寄寓了深切的同情。
小题2:
试题分析:可根据对常见的表现手法的理解,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寒砧木叶”“城南秋夜”为景物描写,渲染了凄凉的气氛;“书断”“忆辽阳”抒写了少妇对丈夫的思念;由此可知,中间两联景物渲染和情感抒发融为一体,因此,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书断”与“夜长”进行对比,更突出了少妇的愁绪,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诗歌鉴赏 塞外杂咏①
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③,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释:①这是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途中写的一首诗。②笏,古代大臣朝会时所拿的手板,长方形。③琼瑶:美玉。
⑴请简析首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简析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万笏”为喻,描绘了天山山峰众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问题。(7分)
醉花间
南唐·冯延巳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小题1:“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一句,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3分)
小题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在词中所蕴藏的丰富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1分),描写出鸟雀营巢(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反复品读,在理解词句意境的基础上,找出关键词进行分析。“高树雀衔巢”一句,运用了一个“衔”字,把鸟雀在高树上筑巢的画面描绘出来,属于动景;“斜月明寒草”以“明”字把月光照亮碧草的意境表现出来,属于静景;所以这句词采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来描写明快动人的景物特点。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要通过分析词句中景物的描写来体会出词人融入在里面的情感。词人在描写梅花,鸟雀筑巢,碧草山川风景中,流露出了对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的喜爱;又通过直接抒情来表达自己对青春年华易逝,人生别离的感叹。答题时,可以结合着对景物描写的分析和词人的直抒胸臆来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
月夜?????????????????????????????????????春怨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寂寞空庭春欲晓,梨花满地不开门。
(1)????????请说明两首诗中的主人公的感受有何不同?
(2)????????两首诗中的最后一句都既有形象,又有意境,试分析。
参考答案:
(1)《月夜》中的主人公的感受是喜悦,其中“暖”、“
本题解析:
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