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3-02 21:57: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君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注】①卢肇:字子发,江西宜春文标(今新余分宜)人,江西第一个状元。时卢肇和黄颇均为举人,卢住城北,家境贫赛;黄居城西,家境富有。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卢肇与黄颇一同进京赴考,袁州刺史成应元眼浅势利,大摆筵席为黄颇饯行,而把卢肇冷落一旁。卢肇高中状元衣锦还乡,成应元大摆专席为卢肇接风洗尘,而又把黄颇冷落一旁。此诗乃卢肇在外地为官偶思之作。②譀(hàn):呐喊。
(1)诗中颔联和颈联描绘了怎样一种动人场景?采用的表现手法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尾联有什么讽刺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旅夜怀远客
许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小题1:“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请结含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这句诗的意思是: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手法的题目,首先解释市局的意思,然后分析手法主要是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描线内心的情思,答题时对景物惊醒分析,然后点明情感。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诗歌的情感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从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关键的词语进行分析即可,标题注意“怀远”诗中注意词语“异乡”“梦断”“病“贫”“过春”“空”“独”“故人”。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南柯子?忆旧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释】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小题1:这首词上阙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写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分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等,在判断表现手法的时候,主要根据诗歌运用手法的主体特征去挖掘。此题审题范围是上片,通过过滤,“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远近结合,“数声啼鸟怨年华”拟人,前三句又是视觉和听觉结合描写。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所表现是思想感情。这首词上“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两处直抒胸臆,分别表达了年华易逝和长期漂白天涯的伤感与厌倦之情。词的题目与“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分明表达了词人故地重游,喜忧参半的情感。这首词的情感表达直抒胸臆,所以稍加概括就能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东湖新竹
陆游
插棘编箩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小题1】诗歌的中间两联使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竹子?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小题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①虚写。颈颔两联都是描写想象中的新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着常见的表现手法,结合着具体的诗句分析。颔联,“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通过“清风”“赤日”来写竹子,故运用的是衬托或者侧面描写的手法;颈联“声簌簌”“叶离离”分别是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故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解箨”“放梢初见”均是作者想象的竹子长大的景色,故采用的是虚写的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