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景春眼 里,公孙衍等人一旦发怒,诸侯都害怕;安居在家,天下就平静,在政坛上有举足轻重的权柄,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B.孟子认为,公孙衍等人只会迎合国君的好恶,搬弄是非,充其量只能是听凭君王指示的顺从者,或狐假虎威的弄权者,根本称不上大丈夫。 C.孟子指出,大丈夫必须是在行冠礼时,不怕威胁,不受利诱,对国家有责任感,对人民有关怀心,对理想有坚持的勇气。 D.孟子这番话,不仅批判了景春的错误,,也确立了大丈夫的形象,为世人订下了一个立身行事的楷模,有相当的醒世作用。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参考答案:1.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21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1)这两种灾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制止它
(2)使敌人降服,使远方的人归附,招呼什么人会不来呢?
(3)现在驱使百姓回到农业上去,都能安心从事农业生产。
本题解析:
小题1:趋:趋向
小题1:介词,用。A 动词,做;介词,替。B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C结构助词,的;代词,代被击的“鼓”
小题1:据语意判断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小题1:(1)“残贼”承上文,指“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和“淫侈之俗,日日以长”两种祸患,“莫之或止”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句,(2)这里“怀”、“附”是动词用于使动,它们对宾语都含有“使宾语怎样”的意思。“何招”疑问句中宾语前置。(3)“归之农”是使动双宾语。所谓使动双宾语,就是动词和近宾的关系是使动关系。“归之”,使之归。“归之农”,使之归农,使他们归向农业。“著”,建立,着力。“本”,根本,指农业。
【参考译文】
管子说:“粮仓充实了,老百姓就懂得礼节了。”老百姓生活不富足而能使国家安定,从古代到现在,还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古代的人说过:“只要一个男子不耕种,就会有人挨饿;只要一个妇女不纺织,就会有人受冻。”生产东西有时间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个底(限度),那么社会上的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人治理天下,(对于重视积贮、足民致治的道理,对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了解得十分细致,考虑得十分周备,所以他们的粮食贮备能够拿来作为依靠。现在许多人背弃农业去从事工商,吃饭的人很多,这是天下的大灾,淫靡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增长,这又是天下的大害。这两种灾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制止它;国家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去拯救它。生产的人很少,浪费的人却很多,天下的财富怎么能不用光呢?自从成立汉朝以来,将近四十年了,公私两方面的积蓄还少得使人痛心。误了时令不下雨,老百姓就会产生疑虑;年成不好交不了税,朝廷卖官爵来增加收入、百姓卖儿郎来度过日子。这些事情已经传到皇上您的耳朵里了,哪有治理国家已经危险到如此地步了,可是皇上还不惊恐的呢?
年成有好坏,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禹、汤那样的治世年代就曾遭受过。如果不幸再有方圆二三千里土地发生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呢?如果边境突然告急,几千几万的部队,国家用什么去发放粮饷给他们呢?战乱、旱灾交加,社会财富非常缺乏,胆壮力大的人会聚集起来横行抢掠,年老体弱的交换孩子啃他们的骨头。政治没上轨道,离朝廷远的地方怀有二心的人会合并起来争相闹事。皇上您这才惊慌起来图谋对付他们,怎么还来得及呢?
积贮粮食,是关系到国家安危存亡的命脉所在。如果粮食充足财力有余,做什么事情会不成功呢?用它来攻城,就能打得下;用它来防守,就能守得牢;用它来作战,就能够取胜。使敌人降服,使远方的人归附,招呼什么人会不来呢?现在驱使百姓回到农业上去,都安心从事农业生产,使全国老百姓各人依靠自己的劳力养活自己,工商业者和无业游民也都回去走向田间,那么积蓄充足,人们也就乐意在那里定居下来了。本来可以用来致富使天下安定,现在却竟然形成使人心惊胆战的情景!我内心替皇上痛惜啊!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①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②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尽心下》)
注:①施:给予。②不下带:带,腰带。古人视不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言辞浅近,听者容易入身;含义深远,教育价值自然就大,孟子把它作为“善言”的标准是很有道理的。
B、孟子所谓的“善道”有两条标准,一是理解掌握不难,二是施行运用的作用广大。
C、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注意自身的修养,从主动替别人耕田这样的小事做起,他就具有了君子的操守。
D、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很多,对自己的要求却很低,这是世俗之人的通病。
(2)根据文意,说说如何避免“舍其田而芸人之田”这一现象的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修养应从自身做起,不舍近求远。(或:应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羞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此时(齐人)鲁仲连适游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胜也何致言事!前之四十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仲连曰:“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
鲁仲连见辛垣衍而无言。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鲁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若仆邪?”辛垣衍曰:“然。”鲁仲连曰:“然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辛垣衍怏然不悦曰:“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①梁王?”鲁仲连曰:“固也。待吾言之。昔考,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痰,故脯鄂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库。曷为与人俱称王,卒就脯醢之地也?秦与纣无异也!”
辛垣衍无言,鲁仲连曰:“昔者齐王将之薛,假涂于邹。夷维子执策而从。当是时,邹君死,齐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子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故不敢入于邹。邹之臣于君,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②然齐欲行天子之礼于邹,不果纳。令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俱据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僧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注]①醢(hǎi):剁成肉酱。②饭含:以碎玉、生米等置于死者口中。(节选自《战国策·赵策》,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脯:做成肉干
B.主人必将倍殡柩/倍:背向放置
C.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帝:称帝
D.鬼侯有子而好/好:(女子)容貌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因平原君谓赵王曰 ②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B.①文王闻之,喟然而叹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所贵于天下之士者 ②非尊于齐、楚、燕、赵之君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安釐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前往救赵,派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帮助赵国。
B.邹国臣子对于国君“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但在关键时刻不向齐国臣服,反衬出魏欲帝秦的软弱。
C.鲁仲连用“纣王害三公,齐王不得入邹”等事例,晓之以理,激之以情,一步步地说服了辛垣衍。
D.通过文章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鲁仲连是一个有正义感、有谋略、以国家安危为己任、不慕名利的辩士形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昔者齐王将之薛,假涂于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D
4.(1)十个仆人却侍奉一个主子,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力量抵不过,智慧比不上吗?
(2)先生您的话太过分了,您又怎么能够让秦王把魏王煮了剁咸肉酱呢?
(3)以前齐王准备到薛地去,向邹国借路通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