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十)
2017-03-06 04:13: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面提供的词语和要求,以“胡杨林”为重点,写两段话,每段不少于40字。
胡杨林 天空 沙漠
(1)以描写抒情为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阐述某种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在蔚蓝的天空下,一棵古老的胡杨林,傲然屹立于沙漠之中,以它的勃勃生机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不屈的故事。
(2)高大的胡杨树,在沙漠中尽展雄姿,他仿佛在向蓝蓝的天空述说一个真理:只有不畏惧困难,才能最终战胜困难。(答案不唯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代中国来说,现代化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但现代化的理想永远不会终结,因为现代化没有穷境,当前的现代化依然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B.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追寻现代化的思想与实践始终不断,激励着无数华夏儿女为国家前途孜孜以求、为现代化事业不懈奋斗的理想征程。
C.回望90年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诸多制约,专制主义、蒙昧主义等旧思潮依旧在中国大地肆虐,民主与科学,自由与平等这些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在中国还是空谷足音。
D.一个封闭、落后的旧中国尚能有五四一代人的朝气蓬勃,新一代的青年人又怎么能够不落后于先贤诸君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项是成份残缺,是“对于当代中国来说”。B项是句式杂糅,如果用“激励”就把“的理想征程”取掉,如果用“理想征程”,就在“华夏儿女”后加“迈上”。D项否定不当,取掉“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愧疚  必须品  防微杜渐  额首称庆
B.搜寻  吊胃口  炙手可热  按捺不住
C.剽悍  金刚钻  始作俑者  不明就理
D.撮合  板着脸  破涕为笑  奉为圭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认为有关全运会跳水比赛‘金牌内定’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毫无根据的。”李桦说,“各单项冠军获得者都代表着目前我国跳水运动的最高水平”。
B.平庸社会尊奉着一条可怕的生存准则:谁也不能突出。如果你想比别人多动,多干,多拥有,那就甭指望有好日子过。
C.目前,多家机构预测2009年10月份全国CPI同比降幅将继续大减(消费者物价指数),进一步向正值靠拢。而济宁市的物价涨幅将继续正增长,但涨幅处于平稳状态。
D.近来,各地接连暴发甲型H1N1型流感疫情,卫生部门的一些专家要求大家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不要怕;二是不要掉以轻心;三是不信谣。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A项,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因为两个引号里的话都是一个人说的,是独立引用;C项,括号应该紧挨着被注释的“CPI”;D项分号错,应为逗号,因为“一是……”“二是……”两分句内部没有逗号,所以它们中间用分号则属于越级使用)
试题报错我要提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因为两个引号里的话都是一个人说的,是独立引用;C项,括号应该紧挨着被注释的“CPI”;D项分号错,应为逗号,因为“一是……”“二是……”两分句内部没有逗号,所以它们中间用分号则属于越级使用)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提取重要信息,按要求分别写一句话。?(4分)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也称柳泉居士。山东省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他少负才华,年轻时即考取秀才,但以后多次参加科举,到老未中举人。家境贫寒,长期做私塾先生。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闲时坐于村口,供人茶水,与之闲谈,搜集大量素材,创作了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全书共490余篇,现在已有日、英、法、德、意、俄、越南、捷克、罗马尼亚、波兰、西班牙等20多种语言的译本。
(1)突出蒲松龄的身份,不超过25字。(2分)
(2)突出蒲松龄的成就,不超过25字。(2分)


参考答案:
(1)《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是清代山东文学家。(或“清代山东文学蒲松龄是《聊斋志异》的作者”)
(2)文言小说圣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20多种译本。
(要求:信息准确,句式合理,句子通顺)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中提取要点的能力,本题可以采取分层提取法,可先从语段的内在层次中寻找出主要信息,找出概括的区域,再根据所配分值划分层次,即这一区域从哪些方面陈述的,然后做出最为精当的概括。本文段共六句话,第一二句写了蒲松龄的名号、籍贯、身份。第三四五句写他入仕不成,创作《聊斋志异》。第六句写他的小说《聊斋志异》的成就。那么蒲松龄的身份可到第一二句中归纳概括为“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在字数限制的范围之类可尽可能地将信息补充得更具体。而他的成就则从第六句中加以归纳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20多种译本”,“文言小说圣手”是对蒲松龄身份的具体说明。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